[发明专利]保持采样移液管的容积调节螺杆的位置的卡爪离合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5522.1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6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H·马尔瓦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尔松有限合伙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章凯;杨阳 |
地址: | 法国维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 采样 移液管 容积 调节 螺杆 位置 离合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持移液系统的容积调节螺杆(14)的位置的卡爪离合器系统(32),该系统(32)包括:第一齿轮(34),包括第一齿(40);第二齿轮(36),包括第二齿(46);弹性复位装置(38),所述弹性复位装置(38)能够使第一轮和第二轮(34,36)彼此抵靠,第二轮(36)的第二齿(46)形成N个同心环形排(58a,58b),并且第二轮(36)具有至少一个齿重叠区域,其中第二齿的N个环形排(58a,58b)分别具有在径向方向上彼此交叠的N个交叠扇区(66a,66b),并且齿(46)在其中成角度地偏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液系统领域,诸如被称为机器人的自动移液系统,或者者更优选地也称为实验室移液管的单通道或者多通道收集移液管,或者者甚至是用于收集校准的液体和将其引入容器中的空气置换液体转移移液管。无论是手动、电动还是混合式移液管,在液体收集和分配操作期间都应由操作员用手握持。
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被实施为调节要收集的液体容积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移液管上,设置了用于调节要收集的容积的螺杆,该螺杆由移液管的控制旋钮经由将该旋钮连接到容积调节螺杆的控制杆可旋转地控制。
当移液管包括设计为显示非常准确的容积值的计数器(例如四位数的计数器)时,将移液管调节为给定值有时可能会难以把握。实际上,计数器的最后一位通常与滚轮相关联,滚轮的旋转速度可能比由操作员致动的移液管控制旋钮的旋转速度更快,导致难以达到期望的准确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设想在该螺杆的不同位置处都邻接用于保持容积调节螺杆的系统。但是,为了能够将调节螺杆精确地保持在与计数器提供的不同容积值一样多的位置上,有必要设计具有受限制的尺寸同时具有极其复杂的几何形状的零件。这种限制意味着困难的制造过程,甚至超出了所需零件的可行性极限。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克服这些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首先是提供一种用于保持移液系统的容积调节螺杆的位置的环形卡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爪系统)包括:
-第一齿轮,包括第一齿;
-第二齿轮,包括第二齿,所述第一齿轮是相对于所述移液系统的固定部件可旋转地固定的锁定轮,并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调节螺杆可旋转地成一体,或者反之亦然;
-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弹性复位装置能够使所述第一轮和所述第二轮彼此抵靠,以使所述第一齿与所述第二齿配合,
所述第二轮的所述第二齿形成N个同心环形排,N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并且每排可能是不连续的,
所述第二轮具有至少一个齿重叠区域,其中第二齿的N个环形排分别具有沿所述第二轮的径向方向彼此重叠的N个重叠扇区,
所述N个重叠扇区的所述第二齿彼此成角度地偏移,使得所述第一齿轮的所述第一齿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处于多个相对位置,所述第一齿中的每一个与所述N个扇区之一的第二齿之一接触,并且与这些N个扇区中的另一个的第二齿之一接触。
因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用环形卡爪机构将容积调节螺杆保持/锁定在不同位置。这些不同位置的数量可能非常大,并且实际上不会引发先前讨论的制造问题。实际上,通过为第二齿轮设置多个第二齿的同心环形排,并且通过在每个重叠区域内对这些齿进行角度偏移,可以将调节螺杆保持在许多位置,而不会面临这些齿的可行性问题。换而言之,与仅在第二轮上设置单个环形排齿的解决方案相比,本发明被证明是特别有独创性的。实际上,为了达到与本发明相同数量的保持位置,该第二轮应该由此在单排内具有非常小的尺寸的齿,这可能很难制造。
本发明优选具有以下任选特征中的至少一项,单独或者组合使用。
所述第二齿轮的N个重叠扇区中的每一个在其第二齿之间具有相同的节距P,并且在所述N个扇区中,沿径向方向直接连续的任何两个重叠扇区之间的所述角度偏移的值为P/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尔松有限合伙公司,未经吉尔松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5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