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04031.5 | 申请日: | 2019-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6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青小刚;刘文拯;李顺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牛芬洁;臧建明 |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应用于具有液晶显示屏幕和中框的电子设备,包括检测光源和指纹识别模组,检测光源位于液晶显示屏幕的保护盖板的边缘区域之下,且中框在与检测光源相对位置处设有容纳空间,检测光源至少部分位于容纳空间内且与中框贴合,以缩小电子设备的下巴区域的增加宽度,有助于电子设备的全面屏的实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进入全面屏时代,手机的屏占比越来越大,屏下指纹识别技术顺势成为潮流。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可以控制单独像素点的亮灭,采用OLED屏幕手机的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已经进入商用时代。
与OLED不同的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屏幕一般采用背光灯带进行补光以用于LCD屏幕的画面显示,不能控制单独区域的亮灭,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的背光模组中反射膜的存在,使得背光灯带发出的可见光无法透过该反射膜到达指纹识别传感器,进行指纹识别,所以,采用LCD屏幕的手机需要使用红外光源补光,从而实现屏下指纹识别功能。目前,现有技术中,红外光源通过柔性电路板设在电子产品如手机的下巴区域,进行红外补光,从而实现屏下指纹识别功能。手机的下巴区域为LCD屏幕的保护盖板边缘区域下方,常作为液晶走线的区域。
然而,由于红外光源通过柔性电路板和补强板设在电子产品的下巴区域,使得下巴区域会增加一定的宽度,相较于现有电子产品的下巴区域,其下巴区域宽度增加比例较高,使得手机的屏占比降低较为明显,阻碍了电子产品的全面屏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缩小电子设备下巴区域的增加宽度,有助于电子设备的全面屏的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应用于具有液晶显示屏幕和中框的电子设备,包括检测光源和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检测光源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幕的保护盖板的边缘区域之下,所述中框用于支撑所述液晶显示屏幕,且所述中框在与所述检测光源相对位置处设有容纳空间,所述检测光源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中框贴合;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用于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屏幕的下方,且其指纹识别区域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幕的显示区域;其中,所述检测光源用于向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幕上的指纹识别区域上方的手指发射用于指纹识别的探测光,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用于接收所述探测光照射到所述手指而形成且穿过所述液晶显示屏返回的指纹检测光,以获取所述手指的指纹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中框的边框上。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边框为中间厚两边薄的弧形边框,所述容纳空间靠近所述边框的中部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屏幕包括具有所述保护盖板和液晶面板的显示模组,所述液晶面板位于所述保护盖板之下,且所述保护盖板的一侧设有外露于所述液晶面板的延伸部,所述检测光源位于所述延伸部之下并与所述液晶面板并排设置;其中,所述延伸部形成了所述边缘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边框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延伸部的支撑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支撑部上且与所述支撑部贴合。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下方,且所述检测光源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为开设在所述边框上的用于容纳所述检测光源的槽体或者凹陷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光源通过第一电路板与所述边框贴合,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检测光源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检测光源的开启或者关闭。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4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