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菌气体净化封闭系统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04023.0 | 申请日: | 2019-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5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金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C12M1/00;A61L10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灭菌 气体 净化 封闭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廉价的结构进行灭菌处理的灭菌气体净化封闭系统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利用灭菌气体对被密闭的使用区域进行灭菌处理的灭菌气体净化封闭系统装置,其包括:气体配管,其经由通过开闭第1阀来开放或封闭的第1开口与使用区域连接;和催化剂区域,其经由通过开闭第2阀来开放或封闭的第2开口与使用区域连接,灭菌气体为过氧化氢气体,在催化剂区域设置有铂钯作为催化剂,在使用区域的灭菌处理时,第2阀关闭,打开第1阀,将过氧化氢气体经由第1开口从气体配管导入到使用区域,在导入后,关闭第1阀使使用区域成为密闭状态,利用过氧化氢气体进行灭菌处理,在规定时间后,打开第1阀和第2阀,经由第1开口从气体配管导入无害的气体,由此将使用区域内的过氧化氢气体以推出到催化剂区域的形式导入,来净化过氧化氢气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气障(air barrier)排除来自外部的污染风险的安全柜、防止外部污染空气进入并进行物品或机械材料的出入的传递箱等的封闭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医疗、制药等产业领域,作为生物危害措施,使用安全柜。安全柜具有隔离性能,通过设置气障,并在局部具有开口部的被隔开的空间内进行操作,能够保护样品免受外部的杂菌影响。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安全柜,其包括:与安全柜的排气口连接的连结部;与所述连结部不同的供空气流入的开口部;和具有排气管道的开放式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配置开放式管道的空间的压力和开放式管道内的压力之差的压差传感器;和在上述压差传感器的值的绝对值成为规定的阈值以下时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单元。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点:在安全柜的操作空间的背面壁或侧面壁的一部分和与该背面壁或侧面壁隔着循环流路的安全柜的主体后面壁或主体侧面壁的一部分分别设置有用于操作者看透双方的壁的透视窗,在透视窗的外侧部分设置有显示装置,操作者从安全柜的前面开口部伸入手腕,从前面百叶窗一边观察操作空间内一边进行操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785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652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示的用于维持内部清洁度并安全地进行操作的安全柜、或防止外部污染空气进入并进行物品或机械材料的出入的传递箱等封闭系统装置中,为了对培养细胞或附着的剩余污染物等进行灭菌处理,利用过氧化氢气体等灭菌气体的灭菌处理是有效的。但是,由于过氧化氢气体有毒,所以在排出时需要通过管道引导到建筑物外向外部开放,存在在配管设备花费大量的费用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技术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廉价的结构进行灭菌处理的灭菌气体净化封闭系统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鉴于上述背景技术和问题,举出其一例,提供一种利用灭菌气体对被密闭的使用区域进行灭菌处理的灭菌气体净化封闭系统装置,其包括:气体配管,其经由通过开闭第1阀来开放或封闭的第1开口与使用区域连接;和催化剂区域,其经由通过开闭第2阀来开放或封闭的第2开口与使用区域连接,灭菌气体为过氧化氢气体,在催化剂区域设置有铂钯作为催化剂,在使用区域的灭菌处理时,第2阀关闭,打开第1阀,将过氧化氢气体经由第1开口从气体配管导入到使用区域,在导入后,关闭第1阀使使用区域成为密闭状态,利用过氧化氢气体进行灭菌处理,在规定时间后,打开第1阀和第2阀,经由第1开口从气体配管导入无害的气体,由此将使用区域内的过氧化氢气体以推出到催化剂区域的形式导入,来净化过氧化氢气体。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以廉价的结构进行灭菌处理的灭菌气体净化封闭系统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未经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4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