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尿包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03670.X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4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T·E·纳普;E·雷姆;N·奥斯特曼;S·史基尔顿;C·布恩;R·M·海因;B·戴维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C·R·巴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B50/33;A61B90/94;A61B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联德律师事务所 11361 | 代理人: | 黄大正;王迪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尿 及其 方法 | ||
公开了一种导尿包,导尿包包括导尿包组件和被配置用于促进导尿过程的导尿托盘。导尿包组件包括流体地连接到尿液引流袋的导尿管、以及采样端口接入装置,采样端口接入装置被配置用于流体地连接到导尿管的或尿液引流袋的尿液采样端口,用于无菌地采集一个或多个尿液样本。导尿托盘至少包括被配置用于容纳导尿包组件的第一隔室、第二隔室和第三隔室。第一隔室被配置用于容纳导尿管。第二隔室通过隔室间连接件被连接到第一隔室。第二隔室被配置用于容纳尿液引流袋。第三隔室被配置用于容纳采样端口接入装置。分步说明被整合到导尿托盘中以促进导尿过程。还公开了用于导尿包的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4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662,095的优先权,所述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中。
背景技术
适用于排泄患者膀胱的导管(catheter)包括留置导管。留置导管包括通常适用于至少暂时需要辅助膀胱排泄的外科患者和医学患者的Foley导管。常见的适应症包括急性或慢性尿潴留、可能至少暂时限制患者移动的医疗手术、诸如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用于准确监测液体输入和尿液排出的需求、良性前列腺增生、尿失禁或涉及膀胱或前列腺的各种外科手术的影响。
标准的Foley导管设计包括布置在导管的远侧端以将导管锚固在膀胱中的球囊。导管包括从膀胱中排出尿液的至少一个内腔以及使球囊膨胀(例如,利用无菌水)的至少一个内腔。Foley导管的近侧端包括与两个内腔连通的至少两个端口,第一个端口与引流内腔连接并且具有与用于引流和采样的配件的接口,并且第二个端口与膨胀内腔连接,膨胀内腔连接具有阀以确保其一旦被充满后膨胀液体仍保留在内腔和球囊内。标准Foley导管的尖端延伸超出球囊的侧面进入膀胱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口或“眼”以从膀胱中排出液体和碎屑。尽管已经提出并且研究了具有各种附加功能(例如机械锚等)和改进功能的导尿管,但是这个标准设计在大约100年内并未发生变化。
适用于排泄患者膀胱的导尿管还包括间歇性导管。典型的间歇性导管与留置导管的主要区别在于间歇性导管不具有滞留的球囊或相关的膨胀内腔。相反,间歇性导尿管通常是单腔装置,其在远侧端具有多个排放眼以及在近侧端具有漏斗。间歇性导尿术通常在泌尿系统功能异常(例如,患有狭窄和外伤)的个体以及无法自愿排尿的残疾个体(例如,截瘫患者或四肢瘫痪患者)中实施。这样的个体将经常每天几次使用间歇性导管自导尿。
间歇性导管通常是插入患者的膀胱中的具有圆角的无创远侧尖端的导管或管。模制漏斗通常被连接到保留在患者或使用者体外的近侧端。远侧尖端可以包括在轴上的狭槽或开口以一旦将尖端定位在膀胱内就促进从其中排出尿液。
导尿管(urinary catheter)、托盘、插入装置以及此类的合适的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在例如美国专利号8,328,792和8,998,882、美国专利公开号US 2016/0228676和US2017/0216558中找到,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研究表明,尿液采样的所有方面都存在差异,包括从采集系统中采集尿液样品的位置、如何清洁尿液采样区域、使用哪种装置采集尿液样品以及如何将尿液样品转移到实验室。护理决策者相信这种差异和不恰当的尿液采样技术会导致污染的风险增加以及因此导致假阳性的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多达70%的尿培养物反映出假阳性结果,所述假阳性结果导致错误的CAUTI诊断和不适当的抗生素治疗,以及人为地破坏了医院致力于通过其他手段降低CAUTI风险的时间和资源。这个问题对那些寻求降低CAUTI率的人提出了持续的挑战。
本文公开了导尿包(catheterization package)及其方法以促进导尿术和试图减少CAUTI和导致错误的CAUTI诊断的假阳性结果的尿液采样。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R·巴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C·R·巴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36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