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线电极离子控制装置拉伸器及导线张力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02515.6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1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庆浩;张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湾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9/42 | 分类号: | H01J49/4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赵敬一;王丽新 |
地址: | 519031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环岛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电极 离子 控制 装置 拉伸 张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线电极离子控制装置拉伸器及导线张力控制方法,用于离子产生、传输和质量分析的装置。本发明可以直接在离子阱中产生离子,并利用在空间布置的导线电极来捕获并囚禁产生的离子,在把这些离子以极低的损耗直接传输到质量分析器,获得不同质量离子的质谱。通过拉伸器调整导线张紧力,并通过测量被拨动导线的声音频率使导线张紧力保持一致,保证所形成离子肼电场最优化。从而本发明结构小巧,检测手段灵活易操作,适用于导线电子离子肼的制造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操纵和分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导线电极的调整测量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其快速,优异的识别能力,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质谱仪在现代分析化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质谱仪的体积相对较大,其重量大、功耗高、制造和维护复杂等缺点妨碍了质谱仪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在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生化分析和工业过程监测等应用领域,人们需要性能良好的小型便携式质谱分析仪。微型质谱仪是满足这些应用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因为它具有能够在现场部署的优势和卓越的识别未知化合物的能力。然而,目前的微型质谱技术尚不能满足上述这些应用中对探测灵敏度的要求。例如,目前用微型质谱仪检测爆炸性化合物的灵敏度为ppb级,而机场安全检查的要求需要达到ppt水平或更好。离子阱是实现小型化质谱仪的最佳方案之一,因为离子阱的尺寸紧凑,工作压力相对较高,并且具有实现多级串联质量分析(MSn)的独特能力。
按照结构来分,离子阱包括三维离子阱和二维线性离子阱。三维离子阱由一对环形电极(ring electrode)和两个呈双曲面形的端盖电极(end cap electrode)组成。三维离子阱最初是由Paul和Steinwedel在美国专利号2,939,952中披露的。在环形电极上加射频电压RF或再加直流电压DC,上下两个端盖电极接地。逐渐增大射频电压的最高值,离子进入不稳定区,由端盖极上的小孔排出。因此,当射频电压的最高值逐渐增高时,质荷比从小到大的离子逐次排出并被记录而获得质谱图。在三维离子阱中,由于使用的空间有限,空间电荷效应明显,离子的存储容量受到限制,从而限制了质谱仪的分辨率和离子检测的线性范围,从而影响样品分析性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专利No.6,797,950提出了二维离子阱,也称为线性离子阱,它非常类似于四极杆质谱仪,由两组双曲杆和两端的两个平板组成。在一组对角的双曲杆上施加交替的RF电压,而具有180度相位差的交流RF电压则施加到另一组对角的双曲杆电极上。同时,通过在一组对角的双曲杆电极上叠加另一个具有180°相位差的弱交变电压,就可以可以实现偶极共振辅助激励模式。该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离子阱的离子出射效率和质量分辨率。
线性离子阱形成的电场中,在离子激发或逐出方向X上,离子所受到的该方向束缚电位分量函数V(x)=Ax2,即在该方向为二次场,或称简谐势阱函数,离子在该方向上运动的震荡频率与共振幅度无关。
这四个双曲杆电极平行设置形成一个离子阱,其中有一个双曲面电极上需要开设一个小孔,使得共振的离子通过这个小孔出射。跟三维离子阱相比,阱中囚禁的离子显著增加,从而能够改善探测灵敏度。然而,这种二位的线性离子阱需要非常精密的经书加工机械才能形成所需的精确双曲杆电极因而成本较高。另外,双曲杆上的孔径不够大,因而会阻挡一部分离子的出射,限制了灵敏度的进一步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湾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未经瑞湾科技(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2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