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性纤维和抗菌性纤维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02401.1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2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宏治;佐藤裕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亚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F8/04 | 分类号: | D01F8/04;A01N25/10;C03C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书慧;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纤维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能够通过使芯部的抗菌性玻璃的含量少于鞘部的抗菌性玻璃的含量而使抗菌性玻璃的配合量为少量即可、进而发挥优异的抗菌性的抗菌性纤维以及这样的抗菌性纤维的有效的制造方法。所述抗菌性纤维包含热塑性树脂和抗菌性玻璃作为配合成分,使抗菌性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50μm的范围内的值,抗菌性纤维具备芯部和鞘部,使芯部的抗菌性玻璃的含量相对于抗菌性纤维的总量为Q1(重量%),且使鞘部的抗菌性玻璃的含量相对于抗菌性纤维的总量为Q2(重量%)时,Q1和Q2满足下述关系式(1)。Q1<Q2 (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性纤维和抗菌性纤维的制造方法。
特别涉及通过具有芯部和鞘部并使芯部的抗菌性玻璃的含量少于鞘部的抗菌性玻璃的含量而使抗菌性玻璃的配合量为少量即可、进而发挥优异的抗菌性的抗菌性纤维和抗菌性纤维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对纤维制品实施抗菌加工的抗菌性纤维制品不断普及。作为制造这样的抗菌性纤维的方法,存在:使抗菌性玻璃组合物(玻璃粒子)固定于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的纤维基质的表面的方法,以及使抗菌性玻璃组合物分散于纤维基质中的方法(专利文献1)。
作为使玻璃粒子固定于纤维基质的表面的方法,公开了通过如下例子而得到抗菌性纤维,即,(a)介由形成于纤维基质的表面的粘接高分子层以粘接形态固定玻璃粒子,(b)将固定后的玻璃粒子的表面侧进一步用由高分子等形成的被覆层覆盖,(c)预先用固定树脂层覆盖玻璃粒子的表面,利用加热使固定树脂层软化而附着于纤维基质的表面,然后,使树脂层固化,由此将复合粒子固定。
另外,作为使玻璃粒子分散于纤维基质中的方法,公开了如下内容:预先在可成为纤维基质的纺丝原液中配合玻璃粒子,对其进行纺丝,由此得到分散形态的抗菌性纤维。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抗菌性聚酯纤维:一种芯部含有抗菌剂的芯鞘型复合纤维,碱减量加工后的鞘部的比例相对于纤维重量为2~20重量%,芯部的抗菌剂的含量相对于纤维重量为0.1~10重量%,且碱减量加工前后的色差(ΔE)小于2.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473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587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通过使玻璃粒子固定于纤维基质的表面的方法而得到的抗菌性纤维,为了将玻璃粒子固定于纤维表面而利用粘结剂使其固定或者用被覆层覆盖。因此,存在如下问题:为了使玻璃粒子固定,不仅麻烦,而且难以得到足够的抗菌性,进而成本高,在经济上也不利。
另外,对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通过使抗菌性玻璃粒子分散于纤维基质中的方法而得到的抗菌性纤维,体现出抗菌效果的仅为固定于纤维表面的抗菌性玻璃粒子,与此相对,纤维的中心部也含有玻璃粒子。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必须大量添加含有昂贵的银等的抗菌性玻璃粒子。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抗菌性纤维为了防止因碱减量加工而导致发生作为抗菌成分的银的氧化、发生变色(着色)、其结果抗菌性降低,仅在芯部含有抗菌剂。因此,由于纤维表面不存在抗菌剂,所以存在得不到足够的抗菌效果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制成如下抗菌性纤维,从而即便抗菌性玻璃的配合量少也发挥优异的抗菌性,由此完成了本发明。所述抗菌性纤维包含热塑性树脂和抗菌性玻璃作为配合成分,使抗菌性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50μm的范围内的值,抗菌性纤维具备芯部和鞘部,使芯部的抗菌性玻璃的含量相对于抗菌性纤维的总量为Q1(重量%)、且使鞘部的抗菌性玻璃的含量相对于抗菌性纤维的总量为Q2(重量%)时,Q1和Q2满足规定关系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亚硝子株式会社,未经兴亚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2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