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断路器的独立型瞬时电流检测用印刷电路板电流互感器器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01522.4 | 申请日: | 201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8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柳仁基;朱莲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高本技术 |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G01R15/18;H01F27/28;H01F17/06;H01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黄纶伟 |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断路器 独立 瞬时 电流 检测 用印 电路板 互感器 器件 | ||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断路器的独立型瞬时电流检测用印刷电路板电流互感器(CT)器件,更详细地,涉及搭载于断路器的主印刷电路板或独立设置在断路器的包括将芯图案作为基础的印刷电路板型空心线圈传感器的独立型瞬时电流检测用印刷电路板电流互感器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断路器的独立型瞬时电流检测用印刷电路板电流互感器(CT)器件,更详细地,涉及搭载于断路器的主印刷电路板或独立设置在断路器的包括将芯图案作为基础的印刷电路板型空心线圈传感器的独立型瞬时电流检测用印刷电路板电流互感器器件。
背景技术
作为检测电流的方法,研发了电流互感器、分流器(shunt)、孔传感器、罗氏线圈等通过各种方法检测电流的器件和方法。
在以往的配电盘及各种高压开关齿轮等的电力设备中,用于检测负荷电流及事故电流的最普通的电流检测方法使用通过在铁芯缠绕线圈来使用的电流互感器。
但是,电流互感器通过使用铁芯来制造,因此,根据铁芯本身所具有的物理特性(电磁相互间的感应现象,磁滞现象引起的铁损失),若电流检测范围变高,则超出检测误差,从而具有使用上的操作不当或不进行工作的问题。
并且,为了防止电流互感器中的饱和,可以使用高级材料或增加铁芯量,若使用量超过规定量以上,则难以制造电流互感器,收容电流互感器的体积过于增加,重量重,从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诸多问题。
并且,为了用于配线用断路器等的电器装置,使用将与各相有关的3个电流互感器(CT:Current Transformer,以下称为电流互感器(CT))和零相序电流互感器(ZCT:Zerophase sequence Current Transformer,以下称为“零相序电流互感器(ZCT)”)内置为一体的电流互感器“一体型零相序电流互感器”。
通常使用的零相序电流互感器呈环形,在电流互感器一体型零相序电流互感器中,为了减少装置的大小而呈轨道形,而不是圆形。
在上述以往的电流互感器一体型零相序电流互感器中,在主壳体内使零相序电流互感器与各电流互感器形成为一体,从而可以减少体积。
另一方面,漏电断路器(ELCB-Earth Leakage Circuit Breaker)在绝缘体容器内使开闭机构、跳闸装置等组装为一体,可通过手动或电操作开闭通电状态的电路,当发生超负荷、短路及漏电时,自动切断电流。
这种漏电断路器用于在600V以下的交流的低压电路中防止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及电气火灾。
上述漏电断路器由印刷电路板、通过机械动作开闭电路的机构部、消耗切断时发生的电弧的消耗部、用于试验漏电断路器的正常动作与否的试验开关、短路跳闸等构成。
在如上所述的印刷电路板中安装集成电路(IC,Back Side type、COB type)、电阻、电容器、晶体闸流管(SCR)等。
但是,在以往的漏电断路器中,如集成电路(IC,Back Side type、COB type)、电阻、电容器、晶体闸流管(SCR)等的构成部件配置于印刷电路板,其中,配置有零相序电流互感器。
在此情况下,由于漏电断路器的机械结构窄小,在研发除零相序电流互感器之外还放入电流互感器器件来实现即使发生漏电或超负荷也可切断的漏电断路器的过程中受限。
具体地,如图1所示,需要确保相当大的空间,在以往的情况下,电流互感器器件以大小与零相序电流互感器器件的大小相同的方式形成2个(需在1个电线形成1个电流互感器器件),因此,具有无法在漏电断路器的壳体内部同时形成上述零相序电流互感器器件和电流互感器器件的结构问题。
例如,零相序电流互感器器件的厚度为10mm且电流互感器器件的厚度为10mm×2个,因此,需要可封装30mm左右的总厚度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高本技术,未经株式会社高本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15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