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风扇用风扇单元及具备该风扇单元的电风扇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0837.7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5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崔龜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尔泰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70;F04D25/08;F04D29/62;F04D29/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魏彦;洪玉姬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风扇 风扇 单元 具备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风扇用风扇单元及具备该风扇单元的电风扇组件,其仅通过简单替换电风扇扇叶的方式即可将常规的电风扇转用为空气净化器,尤其,可解决将以与电风扇扇叶不同的构造构成的风扇单元安装并使用到电风扇电机时发生的电机头过热问题。本发明的电风扇用风扇单元是安装在电风扇的风扇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盘,贯通形成有第一空气流入口;上部盘,贯通形成有第二空气流入口;集尘过滤器,在所述下部盘与所述上部盘之间沿所述下部盘或所述上部盘的周向配置;及连接件,将所述下部盘或所述上部盘连接到所述电风扇的电机。并且所述第一空气流入口与所述第二空气流入口满足第一条件式,即,0≤K2≤K1×85%,K1为第一空气流入口的总面积,K2为第二空气流入口的总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电风扇电机而进行旋转的风扇单元,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可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风扇转用为空气净化器的电风扇用风扇单元及具备该风扇单元的电风扇组件。
背景技术
电风扇是通过产生风来提供凉爽感的设备,由于价格低廉且效率高,因此被广泛使用。这种电风扇具有季节性家用产品的特性,即主要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前后使用,而在气温下降的季节没有使用需求而被保管在其他场所。
一方面,近年来,大量的空气净化器被广泛普及,用于在微尘及各种有害气体环境中净化室内空气,为了净化一般家庭环境的空间,存在需购买价格相对高昂的空气净化器的缺点。
因此,如果能够将大部分的家庭中常用的电风扇转用为空气净化器,则可同时解决电风扇使用需求季节化及现有空气净化器的费用问题,其费用、商业、用途方面效果会很可观。
作为现有的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电风扇,公开了如下所述的方案。在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6-0061418号中公开了一种电风扇,为使普通电风扇具有空气净化功能,在旋转扇叶的后表面部,即在防护网后表面贴附带电薄膜形式的过滤器;在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4-0093359号中,公开了一种电风扇,其中,防护网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如沸石等吸附式除臭过滤器。
但是,这种现有的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电风扇均采用将空气净化过滤器可拆卸地安装到电风扇的防护网上的方式,无法在过滤器表面产生充分的风压,并且存在流过过滤器的空气的量很小的问题。结果,现有的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电风扇中,过滤器引起的风量减少程度加深且去除微尘与有害气体的性能较差,这不仅影响电风扇原有的功能,也不适合用作空气净化器,存在局限性。
一方面,如果改变电风扇组件结构中的风扇单元(即,扇叶)结构,则气流方向会发生变化,如果诱发这种气流变化,则电机的冷却率发生改变,电机可能会异常过热。尤其,由于电机过热,导致容纳该电机的电机头过热达到60℃以上时,会发生电机损伤、保险丝断线或热变形,或甚至导致火灾。因此,代替已设置在电风扇的扇叶,采用其他结构的风扇单元时,这种电机过热问题对设计电风扇用风扇单元而言应是重点考虑的事项。
现有技术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6-0061418号(公开日期:2006.06.08)
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4-0093359号(公开日期:2004.11.05)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风扇用风扇单元及具备该风扇单元的电风扇组件,仅通过简单替换电风扇扇叶的方式就能将常规的电风扇转用为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风扇用风扇单元及具备该风扇单元的电风扇组件,即使卸下常规的电风扇上所具有的扇叶并安装使用本发明的风扇单元也能够满足维持电机头的上升温度小于60℃,并且能够执行空气净化功能。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尔泰科株式会社,未经达尔泰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08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