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抱箍有效
申请号: | 201922500437.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1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乐定良;屠海滨;李科军;赵伟军;洪斌;崔朝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华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周凯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抱箍,旨在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方便使用的环形抱箍,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箍带、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及连接第一座体及第二座体的固定件,所述箍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座体上,并且所述箍带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数量的定位孔,所述第二座体上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定位孔将所述箍带与第二座体固定;所述第二座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置箍带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座体上开设有通槽,并且所述通槽供安装槽内延伸出的箍带穿过,并且第一座体上朝向第二座体的端部设置有扣体,所述第二座体上设有与扣体构成卡扣配合的挡块,本实用新型适用建筑用装置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装置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环形抱箍。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造型技术的多样化发展,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异型构件的应用将愈来愈多。特别是圆形柱、椭圆形柱、弧形梁等混凝土构件的现场浇筑制作将十分普遍。由于传统方法施工的模板工艺复杂,造成施工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圆形混凝土柱木模支设的常规方法是待模板就位后,柱模外围沿高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采用卡箍将其捆牢。采用上述方法的卡箍通常采用螺栓连接件直接将卡箍的首尾端固定连接,其安装拆卸不便,箍带的长度通常为固定,不便于根据模板的直径调整大小,同时稳定性较差、适用性低,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方便使用的环形抱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形抱箍,包括:箍带、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及连接第一座体及第二座体的固定件,所述箍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座体上,并且所述箍带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数量的定位孔,所述第二座体上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定位孔将所述箍带与第二座体固定;
所述第二座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置箍带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座体上开设有通槽,并且所述通槽供安装槽内延伸出的箍带穿过,并且第一座体上朝向第二座体的端部设置有扣体,所述第二座体上设有与扣体构成卡扣配合的挡块。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形抱箍,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箍带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数量的定位孔,固定件包括穿过定位孔将箍带与第二座体固定的连接件,使用时,使用人员将连接件穿过合适位置的定位孔内,以实现箍带长度的可调,对多种直径的模板箍设,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在第二座体上设置安装槽,并且第一座体上设置通槽供安装槽内延伸出的箍带穿过,使用人员将长度调节后多余的箍带穿过通槽设置,使箍带与模板配合的层数分布一致,提升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在第一座体上设置扣体、第二座体上设有与扣体构成卡扣配合的挡块,使用人员在连接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时,首先通过扣体与挡块配合将第一座体及第二座体初步连接,便于后续通过固定件将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固定,降低了使用人员的劳累程度;同时具有便于拆装的特点,在最终固定前,可供使用人员进行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槽横向贯穿设置在第二座体的下端,并且所述第二座体竖向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槽的贯通孔,所述连接件一端依次穿过贯通孔和箍带上的定位孔连接有固定螺母。将安装槽横向贯穿设置在第二座体的下端,方便箍带穿过,同时减少箍带与模板之间出现的间隙,提升连接的稳定性,贯通孔与安装槽连通设置,方便连接件与定位孔的连接,同时连接件穿过贯通孔和箍带上的定位孔连接有固定螺母,进一步提升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件上还套设有与第二座体端面相抵的垫片,所述连接件为沿贯通孔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的两个螺杆。在连接件上套设与第二座体端面相抵的垫片,提升了连接的稳固程度,并且连接件为沿贯通孔长度排列设置的两个螺杆,有效减少连接时箍带出现翻折,方便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垫片采用双孔锁紧垫片。采用双孔锁紧垫片,有效避免垫片滑动导致螺杆出现松动,进一步提升连接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华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华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5004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