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仓循环使用的RFID智能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2500300.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7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秦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中和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26 | 分类号: | B65D19/26;B65D19/38;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孙燕波 |
地址: | 2144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循环 使用 rfid 托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仓循环使用的RFID智能托盘,涉及物流托盘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连接板、紧固螺栓和芯片盒,连接板和底板之间固接有三个角墩a和一角墩b,角墩b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有密封板,第三凹槽的四个内侧壁均固接有弹性板且第三凹槽的槽底固接有第二硅胶垫,弹性板的一侧固接有滑板,第一密封板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部固接有第一硅胶垫。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角墩b和芯片盒,RFID发射芯片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通过第一硅胶垫、第二硅胶垫和弹性板的保护,缓冲了RFID发射芯片受到的各个方向的撞击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托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仓循环使用的RFID智能托盘。
背景技术
托盘管理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随着造船生产设计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当今托盘化已成为物流的必然趋势,托盘是物流产业为了便于货物装卸、运输、保管和配送等而使用的,由可以承载若干数量物品的负荷面和叉车插口构成的装卸用垫板,迄今为止,托盘市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依旧很严重:托盘未实现标准化严重阻碍了托盘循环共用系统的发展;普遍应用的喷码,需要人工管理,成本过高,所以没有RFID技术的托盘只能作为工具,无法实现单元化价值。
而现有的RFID智能托盘,存在以下问题,不能合理的装配RFID发射芯片,缺少必要的对RFID发射芯片的保护措施,导致RFID发射芯片因为撞碰及颠簸而损坏,缩短RFID智能托盘的使用寿命,且不便于更换维修。
对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智能仓循环使用的RFID智能托盘,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仓循环使用的RFID智能托盘,通过设置角墩b和芯片盒,RFID发射芯片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通过第一硅胶垫、第二硅胶垫和弹性板的保护,缓冲了RFID发射芯片受到的各个方向的撞击力,解决了现有的RFID智能托盘,缺少必要的对RFID发射芯片的保护措施,导致RFID发射芯片因为撞碰及颠簸而损坏,缩短RFID智能托盘的使用寿命,且不便于拆卸维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智能仓循环使用的RFID智能托盘,包括托板、底板、若干扫码标签和RFID发射芯片,所述托板的底部固接有若干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底板之间固接有三个角墩a和一角墩b,若干所述扫码标签固接在连接板和底板之间,还包括紧固螺栓和芯片盒;
所述角墩b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有密封板,所述第三凹槽的四个内侧壁均固接有弹性板且第三凹槽的槽底固接有第二硅胶垫,所述弹性板的一侧固接有滑板,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固接有第一硅胶垫;
所述芯片盒位于第三凹槽的内部,所述芯片盒的顶部铰接有顶盖,所述芯片盒的内部开设有一放置槽,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和芯片盒的三个侧面均开设有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角墩a和角墩b呈矩形排布在连接板和底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和芯片盒之间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RFID发射芯片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位于滑槽的内部且与滑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板由不锈钢金属薄片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角墩b和芯片盒,通过滑板和滑槽的配合使用,能够轻松的将芯片盒置于第三凹槽的内部,通过紧固螺栓可将密封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凹槽的内部,实现防水密封的效果,第一硅胶垫、第二硅胶垫和四个弹性板的配合使用,能够缓冲芯片盒受到的各个方向的震荡,保证芯片盒内部的RFID发射芯片不因托盘的撞碰及颠簸而发生损坏,且维修更换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中和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中和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5003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生产用压板装置
- 下一篇:污水反应装置及污水反应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