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鳃式打火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98705.1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2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祺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瑞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Q2/16 | 分类号: | F23Q2/16;F23Q2/28;F23Q2/36;F23Q2/50;F23Q7/10;F23Q7/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张柳;郑永泉 | 
| 地址: | 525425 广东省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鳃式 打火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火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公开了一种鱼鳃式打火机,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点火组件和设置于壳体顶部的按键以及防风罩,所述壳体内设置第一安置腔和第二安置腔,所述点火组件安置在第一安置腔和第二安置腔中,所述按键设置在第一安置腔顶部,所述防风罩设置在第二安置腔顶部,所述防风罩的侧边设置自上而下的长、中、短三段鱼鳃式进气口。在防风罩的侧边设置自上而下的长、中、短三段鱼鳃式进气口,使进气更加充分,使燃料充分燃烧,并且还提高了该打火机的防风效果。该打火机将燃气点火部分设置在壳体顶部,电热点火部分设置在壳体底部,结合该打火机的外形设计,不管从哪一头握持都符合人体工程学,能使手有好的握持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火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鱼鳃式打火机。
背景技术
打火机,是一种小巧的取火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打火机,打火机的用途之广,用处之多,不言而喻。
然而传统打火机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是在户外,尤其风较大的情况下,普通打火机很难点燃,或者点燃后很容易被风吹灭。为了方便吸烟者使用,又出现的电热式打火机,虽然电热式打火机可以利用电池充电,使用寿命长,但是电热式打火机由于没有火焰喷出,在一些需要明火点燃的场合使用又十分不方便,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电热燃气混合式打火机,如专利CN207831408U所述的一种电热燃气混合式点烟器,包括有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热点火单元和燃气点火单元,所述壳体包括有底壳和上盖,所述的电热点火单元包括有电热件、电池和电热点火开关,所述的燃气点火单元包括有气箱、撬板、压电电子和燃气点火按钮,气箱上设置有火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中架,该中架设置于底壳的上端部,且该中架上设置有凸出于底壳之上的中架上罩体,中架上罩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的中架上罩体的顶壁上开设有燃气点火口,中架上罩体内相对于燃气点火口的内侧设置有点火宝塔,所述的点火宝塔的内端的进气端与火嘴通过输气管供气连接,所述的中架上罩体的侧壁设置有电热点火口,中架上罩体相对于电热点火口的内侧设置有电热件。
虽然该专利通过将燃气打火机和电热打火机结合在一起,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但是该电热燃气混合式点烟器外形的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并且该燃气打火的部分难以使氧气与燃料充分混合,不利与燃料充分燃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鱼鳃式打火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鱼鳃式打火机,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点火组件和设置于壳体顶部的按键以及防风罩,所述壳体内设置第一安置腔和第二安置腔,所述点火组件安置在第一安置腔和第二安置腔中,所述按键设置在第一安置腔顶部,所述防风罩设置在第二安置腔顶部,所述防风罩的侧边设置自上而下的长、中、短三段鱼鳃式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风罩的侧边设置自上而下的长、中、短三段鱼鳃式进气口,这样的结构设计大大改善了传统燃气打火机防风罩侧边的三段进气口等长设计的缺陷,使得进气更加充分,达到燃料充分燃烧的目的,并且还提高了该打火机的防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安置腔为棱柱,所述第二安置腔为圆柱体。
进一步的,将一种鱼鳃式打火机的机身外形结合第一安置和第二安置腔的形状设置成棱柱和圆柱的结合体,这种机身外形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得手的握持感较传统规矩性打火机有较大的提升,并且第二安置腔设置为圆柱体,可以尽可能的增大第二安置腔的储存空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点火组件包括电热点火组件和燃气点火组件,所述电热点火组件安置在第一安置腔中,所述燃气点火组件安置在第二安置腔中;所述电热点火组件出火口设置在第一安置腔底部,所述燃气点火组件出火口设置在第二安置腔顶部。将电热式打火机和燃气式打火机结合,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瑞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瑞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8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收体、集气卡与呼吸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猪只定量饲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