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陶瓷复合粗粉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8164.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5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燕震宇;黄少超;范俊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磊 |
主分类号: | B02C23/22 | 分类号: | B02C23/2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谢洋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陶瓷 复合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磨陶瓷复合粗粉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前端设置有锥形的进风壳体,所述分离器本体中部设置有分离管,所述分离管内侧壁分布有导流叶片,所述进风壳体和分离管的内侧壁,以及导流叶片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陶瓷保护层,所述导流叶片与分离管结合处固定设置有“L”形陶瓷层,所述导流叶片周沿固定包裹有“U”形陶瓷层。本实用新型耐磨、耐高温,抗冲击性能好,生产过程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陶瓷复合粗粉分离器。
背景技术
粗粉分离器是将由磨煤机出来的气粉混合物中粗粒煤粉分离出来,返回磨煤机重磨一种分离装置。它的作用除了分离粗粒煤粉外,还能调节煤粉细度。分离器型式很多,发电厂使用较多的是离心式分离器。
现有的粗粉分离器一般由大小两个呈锥形的内外壳体、导流叶片、分离管和粗粉管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当颗粒流体以15~20米每秒的速度从进气口进入内外壳体之间的空间,大颗粒受惯性作用碰撞到外壳体锥形壁,落到外壳体下部;气流在内外壳体之间继续上升,由于上升通道截面积的扩大,气流速度降至4~6米每秒,又有一部分较大颗粒在重力作用下陆续沉降,顺着外壳体内壁滑下,从粗粉管排出;气流上升至顶部后经过导流叶片进入内壳中,运动方向突变,部分粗颗粒撞到叶片落下;气流通过与径向成一定角度的导流叶片后,向下作旋转运动,较小的粗颗粒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内壳体的内壁,沿着内壁落下,最后也进入粗粉管;细小的颗粒随气流经排气管送入收尘设备,将这些颗粒收集下来。
由于煤粉在进入粗粉分离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速度,煤粉对管道的冲刷力较大,管道压力也较大,会导致粗粉分离器容易磨损,局部位置极易因磨损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磨陶瓷复合粗粉分离器,能够耐磨、耐高温,抗冲击性能好,生产过程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磨陶瓷复合粗粉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前端设置有锥形的进风壳体,所述分离器本体中部设置有分离管,所述分离管内侧壁分布有导流叶片,所述进风壳体和分离管的内侧壁,以及导流叶片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陶瓷保护层,所述导流叶片与分离管结合处固定设置有“L”形陶瓷层,所述导流叶片周沿固定包裹有“U”形陶瓷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进风壳体、分离管和导流叶片与陶瓷保护层之间通过水泥粘接层粘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陶瓷保护层由多个瓷片拼接而成,所述相邻瓷片之间通过耐高温耐腐蚀粘接剂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瓷片一侧开设有结合槽,另一侧设置有与结合槽形状相适配的凸起。
优选的,所述结合槽的尺寸大于凸起的尺寸。
进一步,所述导流叶片和分离管与“L”形陶瓷层之间通过水泥粘接层粘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L”形陶瓷层由多个“L”形瓷片拼接而成,所述相邻“L”形瓷片之间通过耐高温耐腐蚀粘接剂粘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导流叶片与“U”形陶瓷层之间通过水泥粘接层粘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U”形陶瓷层由多个“U”形瓷片拼接而成,所述相邻“U”形瓷片之间通过耐高温耐腐蚀粘接剂粘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陶瓷保护层、“L”形陶瓷层和“U”形陶瓷层的陶瓷采用氧化铝陶瓷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磊,未经王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8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脱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玻璃加工用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