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打捞沉船拉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7473.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8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梁兴高;梁晓;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满洋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7/00 | 分类号: | B63C7/00;B63B21/04;B63B21/10;B63B35/00;B63B1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周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打捞 沉船 拉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打捞沉船拉力装置,包括锚链、底架、限位机构以及用于牵引锚链往甲板转移的驱动机构和导向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输送油缸和滑动设置在底架上的移动板,输送油缸的驱动端驱动移动板伸出和收回,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架上的第一限位油缸和设于移动板上的第二限位油缸,输送油缸伸出时,第一限位油缸收回并放开锚链,第二限位油缸伸出并锁紧锚链以拉动锚链;输送油缸收回时至初始位置时,第二限位油缸收回并放开锚链,第一限位油缸伸出并锁紧锚链,锚链以输送油缸的行程为单位渐进地运输,使得锚链的运输更加稳定可靠,打捞船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能够有效的抵抗海上风浪,提高了打捞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捞装备,具体涉及一种海上打捞沉船拉力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船只遇难沉船后,需要打捞船进行施救打捞,现有技术中的打捞船通常在船尾安装锚链铰车,主要包括绞盘和动力机构,通过动力机构带动绞盘转动,从而拉动锚链,而现有的打捞船的铰车的功率存在极限值,对于体积和重量较大的沉船船只,拖拉用的锚链的直径也越大,铰车运行相对困难,无法稳定牵引船只。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海上打捞沉船拉力装置,增加锚链拉动强度,以稳定的牵引船只。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上打捞沉船拉力装置,包括锚链、设于打捞船甲板上的底架、用于固定锚链的限位机构以及用于牵引锚链往甲板转移的驱动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输送油缸和滑动设置在底架上的移动板,所述输送油缸的驱动端与移动板连接并驱动移动板伸出和收回;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竖向设置在底架上的用于与锚链配合的第一限位油缸和设于移动板上的用于与锚链配合的第二限位油缸,所述输送油缸伸出时,所述第一限位油缸收回并放开锚链,所述第二限位油缸伸出并锁紧锚链以拉动锚链;所述输送油缸收回时至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油缸收回并放开锚链,所述第一限位油缸伸出并锁紧锚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底架可直接固定在打捞船的甲板上,方便运输,适用于不同的打捞船和其他锚链打捞设备,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在锚链输送时,通过第二限位油缸伸出锁紧锚链,从而保证锚链与移动板同步运动,同时输送油缸伸出推动移动板以输送锚链,输送油缸伸出至极限位置后,第二限位油缸收回,同时第一限位油缸伸出压紧锚链,并在输送油缸下一次伸出前收回,从而保证锚链不会随移动板复位产生打滑或被拉回;通过第一限位油缸、第二限位油缸和输送油缸的配合,根据需要对锚链进行锁紧推动和送放,使得锚链以输送油缸的行程为单位渐进地运输,使得锚链的运输更加稳定可靠,打捞船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能够有效的抵抗海上风浪,防止锚链打滑脱锚,保障打捞的安全;在打捞船原有的动力结构的基础上,增加该装置,提高了打捞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于底架上的第一导向支座和移动板上的第二导向支座,所述第一导向支座设有横向设置且竖向间隔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导向支座设有横向设置且竖向间隔的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锚链在第一导向支座处穿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所述锚链在第二导向支座处穿过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之间,通过以上改进,输送油缸伸出过程中,在运输过程中,锚链始终穿引过导向机构之间,通过转轴转动以辅助和导向锚链运输,从而保证锚链运输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穿过输送油缸的固定端,所述第三转轴穿过输送油缸的驱动端。通过以上改进,输送油缸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固定,且第三转轴设置在第二导向支座上,使得输送油缸的传动更加稳定,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衬套的一端与输送油缸的固定端相抵,另一端与第一导向支座相抵;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的一端与输送油缸的驱动端相抵,另一端与第二导向支座相抵。
进一步,所述输送油缸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的设置在锚链的两侧,通过以上改进,第一限位油缸、第二限位油缸和两个输送油缸的布置合理,增加了对锚链的推力以及移动板运动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满洋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满洋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7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