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侧铣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96776.8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5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桦;马宏平;王文利;彭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信柏结构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3C3/28;B23Q3/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莫建林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陶瓷侧铣加工装置,包括机台、移动平台、立式主轴、立式夹具及控制所述移动平台与立式主轴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移动平台可移动地设置地所述机台上,所述立式夹具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立式主轴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的上方;还包括电主轴、伺服变压器及卧式转台,所述卧式转台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电主轴设置于所述立式主轴的端部且两者的中心轴相互垂直,所述伺服变压器分别与所述电主轴及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陶瓷侧铣加工装置具有加工范围大,适应性广,降低工件装夹难度、减少工件重复装夹、提高加工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数控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陶瓷侧铣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件侧槽加工中,尤其使用650立式加工中心加工直径400以上的侧槽时,加工难度非常的大。现工艺加工难点在于,需要使用手摇立式分度盘头装夹工件来改变加工方向,从而达到加工侧槽的要求。但是由于产品外径较大,重量比较重,导致装夹难度高,两头装夹受力不均匀容易产生隐裂,这些隐裂生坯在加工好时难以发现以及管控。因此,要防止产品发生隐裂,并且降低加工难度,就需要将产品转移到卧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然而,这样会增加加工设备的数量,并且增加工件重复装夹的步骤,降低加工效率,提高生产成本。另外,这也突显了现有的加工设备的加工范围小,适应性较差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范围大,适应性广,降低工件装夹难度、减少工件重复装夹、提高加工效率的陶瓷侧铣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瓷侧铣加工装置包括机台、移动平台、立式主轴、立式夹具及控制所述移动平台与立式主轴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移动平台可移动地设置地所述机台上,所述立式夹具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立式主轴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的上方;还包括电主轴、伺服变压器及卧式转台,所述卧式转台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电主轴设置于所述立式主轴的端部且两者的中心轴相互垂直,所述伺服变压器分别与所述电主轴及控制系统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移动平台上设置一卧式转台,利用所述卧式转台对工件进行装夹,可以使工件的中心轴呈横向设置,再在所述立式主轴上设置一电主轴,使得所述电主轴的中心轴与所述立式主轴垂直,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伺服变压器,进而可以控制电主轴的转动,进而可以通过电主轴对横向设置的工件进行加工。因此,通过加装卧式转台,利用卧式加工形式不但可以降低工件的装夹难度及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避免产生隐裂,而且使加工装置既可适用于立式加工也可以进行卧式加工,加工范围大,适应性广。
较佳地,所述电主轴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立式主轴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以使所述电主轴能快速地安装或拆卸,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
较佳地,所述连接件为抱环。
较佳地,所述卧式转台的转动中心轴呈水平设置。
较佳地,所述移动平台包括工作台、X向驱动机构及Y向驱动机构,所述Y向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X向驱动机构连接,所述X向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工作台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陶瓷侧铣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信柏结构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信柏结构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6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绝热气瓶高真空多层缠绕绝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饮料包装瓶灌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