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切管机上料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5409.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2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旭;毛云雨;胡礼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安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70;G01V9/00;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114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切管机上料 检测 装置 | ||
激光切管机上料检测装置。涉及感应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激光切管机上料的感应,检测管材是否在上料平台上。提供激光切管机上料检测装置,用于感应管材是否可靠的进入的上料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包括支撑架、支撑臂、旋转轴、压杆、配重筒、感应支撑板、感应开关和固定座,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支撑架顶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压杆,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配重筒,所述支撑臂靠近所述压杆的一端的底部连接所述感应支撑板,所述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底端,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支撑臂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工装效率,避免了盲目上料,防止上料平台上满料或缺料,影响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激光切管机上料的感应,检测管材是否在上料平台上。
背景技术
激光切管机利用数控旋转台带动管料旋转,激光切割头相对管料轴线运动合成切割轨迹。激光在管料表面进行激光开孔、割缝和轮廓切割。目前,激光切管机上料工序多采用自动化上料,利用机械手将管材从料斗内抓取至上料平台上,但该过程缺少必要的检测技术来保障管材是否可靠的进入上料平台上,避免满料或缺料等事故的发生,从而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激光切管机上料检测装置,用于感应管材是否可靠的进入的上料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激光切管机上料检测装置, 包括支撑架、支撑臂、旋转轴、压杆、配重筒、感应支撑板、感应开关和固定座,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支撑架顶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压杆,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配重筒,所述支撑臂靠近所述压杆的一端的底部连接所述感应支撑板,所述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底端,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支撑臂连接。
所述配重筒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螺钉。
所述感应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臂上。
还包括上料平台,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上料平台的侧边,所述上料平台沿长度方向设有斜坡。
所述压杆朝向所述斜坡的顶面的前端为下倾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切管机上料检测装置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激光切管机的上料平台上,当管材进入上料平台时,管材将压到压杆,利用杠杆原理,压杆受到管材给予的向下的力,而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感应支撑板抵到感应开关,感应开关瞬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即管材可靠的抵到上料平台,提高了工装效率,避免了盲目上料,防止上料平台上满料或缺料,影响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图中:1-管材;2-上料平台;21-斜坡;3-支撑架;4-支撑臂;5-旋转轴;6-压杆;61-斜面;7-配重筒;71-限位螺钉;8-感应支撑板;9-感应开关;10-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表述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安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安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54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举升油缸后盖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透明陀飞轮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