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物料侵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5121.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4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心玟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物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物料侵湿装置,其结构包括支座脚、连接稳定架、驱动主机轮、高效轴承、传动轴杆、出料口、防腐机体腔、密封壳罩、皮带轮、侵湿液管、进料管、支撑架、防水壳、螺旋侵湿机构,支座脚左端与连接稳定架右下端相焊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物料侵湿装置,结构上通过驱动主机轮来提供后期运转时候的传动力,通过传动轴杆将旋转的驱动力传输到螺旋侵湿机构上,再者在传动轴杆上安装有高效轴承保障了在驱动时候的流畅性降低卡顿现象,当螺旋侵湿机构受到传送动力的时候内部的螺旋推进器同步的跟着运转,将所要侵湿的物料通过进料管开始放入然后通过输料管道进入到螺旋侵湿机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施工用物料侵湿装置,属于土建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施工的过程中,砖块等材料需要进行浸湿,避免砖块出现干裂的情况,但是一般人们都是人工进行浸湿,工作量很大,而且对于顶层的砖块浸湿的不均匀,使用不方便。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821926126.1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物料侵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有第一倒L型板,且第一倒L型板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倒L型板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对应的第二倒L型板,且第二倒L型板套设在第一倒L型板上,所述第一倒L型板与第二倒L型板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倒L型板上设有移动第二倒L型板的移动机构,但是该现有技术对建筑物料的侵湿过程较为不均匀且过程繁琐,导致在使用时由于侵湿程度较差水泥吸收差,使得浇筑后建筑质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物料侵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建筑物料的侵湿过程较为不均匀且过程繁琐,导致在使用时由于侵湿程度较差水泥吸收差,使得浇筑后建筑质量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用物料侵湿装置,其结构包括支座脚、连接稳定架、驱动主机轮、高效轴承、传动轴杆、出料口、防腐机体腔、密封壳罩、皮带轮、侵湿液管、进料管、支撑架、防水壳、螺旋侵湿机构,所述支座脚左端与连接稳定架右下端相焊接,所述连接稳定架左上端与驱动主机轮左端相连接,所述高效轴承内环与传动轴杆外环为同一轴心,所述传动轴杆左端与驱动主机轮右端相连接,所述螺旋侵湿机构嵌入安装于防腐机体腔内,所述密封壳罩下端与支座脚上端相焊接,所述侵湿液管下端与支撑架上端相黏合,所述传动轴杆右端外环与皮带轮内环为同一轴心,所述支撑架左下端与支座脚右端相焊接,所述传动轴杆贯穿于螺旋侵湿机构中心轴内。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侵湿机构由螺旋叶片、侵湿空腔、螺旋推进器、输料管道、限位圆盘、转鼓体、分料管组成,所述螺旋叶片与螺旋推进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分料管嵌入安装于输料管道内,所述侵湿空腔与转鼓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鼓体右端与限位圆盘左端相黏合,所述输料管道外侧与螺旋推进器内侧相连接,所述分料管左端嵌入安装于限位圆盘内,所述螺旋推进器嵌入安装于转鼓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侵湿液管下端与进料管上端相焊接,所述防水壳与螺旋侵湿机构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管道右端与进料管左端相连接,所述转鼓体嵌入安装于防腐机体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高效轴承下端与支座脚上端相焊接,所述出料口与螺旋侵湿机构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稳定架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壳内部加装有橡胶膜,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心玟,未经陈心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5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两片式内外丝球阀
- 下一篇:一种门板加工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