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5119.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2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萌;陈松生;苏礼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36 | 分类号: | H01H50/36;H01H50/18;H01H50/5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路 电流 直流 继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包括两个静触点引出端、一个直片型的动簧片、一个推动杆部件、一个上轭铁、一个下衔铁和轭铁板;在所述轭铁板上还装有一个呈倒置形状的第一U型支架,并使第一U型支架的顶壁处在所述推动杆部件的上方,所述上轭铁固定在所述第一U型支架的顶壁内侧,所述下衔铁固定在动簧片的底端,在触点闭合时,下衔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轭铁的两端相靠近或相接触,从而在动簧片上形成一个环绕的导磁环,在动簧片出现故障大电流时,产生触点压力方向上的电磁吸力,去抵抗动簧片与静触点引出端之间因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本实用新型能增大电磁吸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产品的抗短路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直流继电器抗短路能力是目前比较难的一项指标,目前高压直流继电器的抗短路电流已经达到16kA的级别。当短路电流通过动静触头时,动静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动斥力会造成触头斥开,最终导致剧烈燃弧,使继电器失效。解决抗短路的根本在于保证触点可靠接触,不发生弹开。现有技术通常是在动簧片处加装由上轭铁和下衔铁组成的抗短路电流的导磁环,当短路电流流过动簧片时会在动簧片的周边产生环形磁场,环形磁场作用在上轭铁和下衔铁时,会使上轭铁和下衔铁产生吸力,通过将上轭铁固定在推动杆部件的U型支架的顶壁内侧,将下衔铁固定在动簧片的底面,则上轭铁和下衔铁组成的导磁环会对动簧片形成一个触点压力方向的吸力,使动静触点不发生弹开。短路电流越大,作用在导磁环上的磁感应线则越密集,此时磁感应线瞬间递增会使得上轭铁和下衔铁之间产生更大的电磁吸力。这种抗短路结构,由于上轭铁是固定在推动杆部件的U型支架处,上轭铁会随着推动杆部件的运动而移动,在超行程阶段,动静触点相接触,推动杆部件会继续向上移动,弹簧压缩形成触点压力,由于上轭铁是固定在推动杆部件的U型支架的顶壁内侧,上轭铁与下衔铁将会产生间隙,削弱了电磁吸力。因为上轭铁固定在随动的推动杆上,推动杆依靠铁芯的吸力保持不动,当短路电流大到一定程度,短路环之间产生的电磁吸力也很大,比如达到105N,此时铁芯的吸力依靠线圈产生的吸力只有100N,那么继电器将发生铁芯不保持,铁芯释放,触头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通过对抗短路结构的改进,能增大电磁吸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产品的抗短路能力,具备抗短路电流达到16kA的级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包括两个静触点引出端、一个直片型的动簧片、一个推动杆部件、一个上轭铁、一个下衔铁和轭铁板;所述动簧片装于推动杆部件中,以在推动杆部件作用下实现动簧片两端的动触点与两个静触点引出端底端的静触点相配合;上轭铁和下衔铁分别设在与动簧片相配合的位置处并处于轭铁板的上方;在所述轭铁板上还装有一个呈倒置形状的第一U型支架,并使第一U型支架的顶壁处在所述推动杆部件的上方,所述上轭铁固定在所述第一U型支架的顶壁内侧,所述下衔铁固定在动簧片的底端,在触点闭合时,下衔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轭铁的两端相靠近或相接触,从而在动簧片上形成一个环绕的导磁环,在动簧片出现故障大电流时,产生触点压力方向上的电磁吸力,去抵抗动簧片与静触点引出端之间因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
所述上轭铁对应在动簧片的两个动触点之间的位置处的推动杆部件的上方,并沿着动簧片的宽度分布,所述下衔铁与所述上轭铁对应匹配。
所述推动杆部件包括呈倒置形状的第二U型支架、弹簧、弹簧座和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顶部与所述弹簧座相固定,所述推动杆的底部向下穿过所述轭铁板,所述第二U型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弹簧座相固定,所述弹簧抵在动簧片底端的下衔铁与弹簧座之间。
所述下衔铁的底端设有用来配合所述弹簧的安装槽。
所述上轭铁为一字型形状,所述下衔铁为U型形状,所述第二U型支架的顶壁设有让下衔铁的U型的两侧壁向上穿出与上方的上轭铁相接触或相靠近的通孔;所述U型形状的下衔铁与一字型形状的上轭铁构成一个导磁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5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悬挂门轨道钢结构切割加工的安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水下机器人底盘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