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93569.7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0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弋戈;王河奎;崔少龙;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协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L15/00;F23B80/00;F23B80/02;F23C9/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1 | 代理人: | 彭志坚 |
| 地址: | 200061 上海市普陀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再循环 系统 | ||
1.一种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装置(1)、第二换热装置(2)、引风机(3)、鼓风机(4)、循环泵(6)、气流管(7)及液流管(8),
第一换热装置(1)包括第一塔体(11)、第一喷淋装置(12)及喷射器(13),第一塔体(11)的顶部开设有烟气出口(111),第一塔体(11)底部侧壁开设有烟气入口(112),烟气入口(112)通过引风机(3)及气流管(7)与锅炉的排烟管连通,第一喷淋装置(12)设置于第一塔体(11)内且位于烟气入口(112)以上,喷射器(13)设置于第一塔体(11)内且位于第一喷淋装置(12)与烟气入口(112)之间;
第二换热装置(2)包括第二塔体(21)、第二喷淋装置(22)及过热器(23),第二塔体(21)的顶部开设有空气出口(211),空气出口(211)通过气流管(7)与锅炉上的燃烧器的助燃空气接口连通,第二塔体(21)底部侧壁开设有空气入口(212),空气入口(212)通过鼓风机(4)与外界连通,第二喷淋装置(22)设置于第二塔体(21)内且位于空气入口(212)以上,过热器(23)设置于第二塔体(21)内且位于第二喷淋装置(22)及空气出口(211)之间;
第一塔体(11)底部形成有第一储液池(110),第一储液池(110)连接有液流管(8)及循环泵(6),第一储液池(110)内的循环介质通过液流管(8)及循环泵(6)分别注入过热器(23)的进水口、第二喷淋装置(22)的进水口及喷射器(13)的进水口;
第二塔体(21)底部形成有第二储液池(210),第二储液池(210)通过液流管(8)及循环泵(6)与第一喷淋装置(12)的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6)与过热器(23)之间连接的液流管(8)上设置有与引风机(3)输入端气流管(7)内的高温烟气进行换热的换热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机(3)与锅炉的排烟管连接的气流管(7)分成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与引风机(3)连通,另一条支路与烟气出口(111)处的气流管(7)连通,并设置有烟道阀门(71)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体(11)内位于喷射器(13)及烟气入口(112)之间设置有支撑架(113),支撑架(113)上设置有鲍尔环填料(1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体(21)内位于空气入口(212)与喷射器(13)的输出端气流管(7)之间置有支撑架(113),支撑架(113)上设置有鲍尔环填料(1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池(110)设有第一溢流口(115),第二储液池(210)设有第二溢流口(2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池(110)与循环泵(6)之间连接的液流管(8)上设置有第一阀门(81)及第一过滤器(82),所述循环泵(6)的输出端液流管(8)上设置有第一止逆阀(8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池(210)的输入端液流管(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85)及第二过滤器(86),第二储液池(210)的输出端液流管(8)上设置有第二止逆阀(8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冷凝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与第一储液池(110)连通的循环泵(6)与喷射器(13)之间的液流管(8)上设有第一电动控制阀(88),与第一储液池(110)连通的循环泵(6)与第二喷淋装置(22)之间的液流管(8)上设有第二电动控制阀(89),与第一储液池(110)连通的循环泵(6)与过热器(23)之间的液流管(8)上设有第三电动控制阀(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协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协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35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条生产线用冷却牵引水槽
- 下一篇:一种智能吸风传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