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甲醇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92510.6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2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曹轶;崔晓展;陈琪;褚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易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8;B01D53/74;B01D53/86;B01D53/00;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 地址: | 2014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生产 尾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甲醇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过滤箱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左侧贯穿过滤箱并延伸至过滤箱的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设置,达到了对尾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落入过滤箱内腔底部对消毒水造成污染的效果,通过水泵、竖管、横管和喷头的设置,达到了对尾气进行消毒,且对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喷淋,避免尾气中的漂浮物排出的效果,通过活性炭吸附板、光触媒板、紫外线消毒灯和空气净化装置的设置,达到了对尾气中的活性炭物质进行吸附,且更好的对尾气进行过滤,使尾气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醇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甲醇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甲醇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CAS号为67-56-1或170082-17-4,分子量为32.04,沸点为64.7℃。因在干馏木材中首次发现,故又称“木醇”或“木精”。人口服中毒最低剂量约为100mg体重,经口摄入0.3~1g可致死。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并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成品通常由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制得;
在甲醇生产时,需要用到尾气处理装置,但现有的尾气处理装置结构复杂,过滤效果不好,且不能有效的对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净化,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甲醇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醇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尾气处理装置结构复杂,过滤效果不好,且不能有效的对尾气中有害物质进行净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甲醇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过滤箱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左侧贯穿过滤箱并延伸至过滤箱的外部,所述过滤箱内腔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过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管,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过滤箱的内腔且位于第二过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管连通有竖管,所述竖管远离水泵出水管的一端与横管底部的左侧连通,所述横管的底部连通有喷头,所述过滤箱的右侧设置有净化箱,所述过滤箱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侧与净化箱的左侧连通,所述净化箱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紫外线消毒灯、光触媒板和活性炭吸附板,所述净化箱的顶部连通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内腔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左侧且位于第一过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与固定板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位于固定板底部的表面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栓与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第一过滤板底部的右侧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位于过滤箱连接处的表面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外表面与过滤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放管的内腔且位于扇叶的顶部设置有防尘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设置,达到了对尾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落入过滤箱内腔底部对消毒水造成污染的效果,通过水泵、竖管、横管和喷头的设置,达到了对尾气进行消毒,且对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喷淋,避免尾气中的漂浮物排出的效果,通过活性炭吸附板、光触媒板、紫外线消毒灯和空气净化装置的设置,达到了对尾气中的活性炭物质进行吸附,且更好的对尾气进行过滤,使尾气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效果,通过排放管、固定杆、微型电机和扇叶的设置,达到了对净化箱内腔过滤净化后的尾气进行排放的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尾气处理装置结构复杂,过滤效果不好,且不能有效的对尾气中有害物质进行净化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易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易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2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