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智能管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1959.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0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成;张军;许刚;李光福;许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城建隧桥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0 | 分类号: | H05B45/30;H05B45/10;E21F1/08;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智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智能管控系统,在隧道内的两侧内壁下方设有用于指示车道线的示廓灯组,其上方设有两组用于照明的主线灯组,在隧道的顶部设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为管道结构,并且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入口风扇和出口风扇,进入风扇和出口风扇处呈现碗状结构,并且管道上设有通风孔用于带动隧道内的空气流通。该管控系统通过控制单元及控制电路实现对照明灯组的光照强度调节和通风装置的双向运作,并且在隧道口的顶部还设有设备腔室,所述的设备腔用于设置各类监测传感器、光敏电阻以及抓拍卡口,并且该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平台的互联,实现对于隧道的智能管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内电气控制系统,涉及到隧道照明和通风,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智能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和桥梁是交通出行的咽喉要塞之地,但是对于贯穿在群山峻岭或海底深渊的隧道,内部的照明和通风问题是提高通行能力尤为重要的几项因素。
在现有的隧道照明中,一般采用沿隧道布置灯组,然后该灯组也多数情况下采用常年开启,定期维修更换,并且不能对于光线的强度的感知,比如在阳光强烈的天气下司机进入隧道后会照明视觉模糊或出隧道口时出现短暂的视觉使命现象,造成不安全隐患。再者,对于夏季等关照强烈的情况下灯组常年工作也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较长的隧道或隧道群而言,通风就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尤其在遇到长时间堵车等情况下也会造成司机缺氧倒是犯困,反应迟钝等现在的发生,还会因汽车尾气造成有害气体剧升。并且,现有技术在隧道中悬挂设立的几台风机对于短距离的隧道效果还行,对于长距离的隧道则效果不佳,严重的还会导致隧道内阴暗潮湿,冬季容易结冰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现有隧道中电气设备的控制不足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智能管控系统。
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智能管控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包括监测单元、光敏电阻和抓拍卡口,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电路连接照明灯组和通风装置,根据光敏电阻的感光强度调节照明灯组的强度,根据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控制通风装置的运作,所述控制单元还通过传输单元向控制平台传输抓拍卡口采集的交通信息;所述的照明灯组和通风装置沿贯穿隧道设置,光敏电阻、抓拍卡口及控制单元设置在隧道口的设备腔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入口风扇、出口风扇和通风管道,入口风扇和出口风扇位于通风管道对应的隧道进、出口处,并且通风管道呈两端直径大中间小的形状。
所述通风装置中入口风扇和出口风扇由控制单元和控制电路进行独立控制,包括在通风管道中形成单向气流或双向气流。
所述的通风管道上设有通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照明灯组包括主线灯组和示廓灯组,所述主线灯组对称设置在隧道内壁上用于隧道照明,所述示廓灯组分布在隧道内两侧的车道线上。
所述的主线灯组有控制单元和控制电路控制灯光的调节,主线灯组包括若干个LED灯组成,贯通隧道直线分布。
主线灯组的调节方式包括灯光强度调节和沿直线分布的LED灯隔间点亮。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监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一氧化碳含量检测仪,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或出口处,还包括分布在隧道各个待监测点。
所述的抓拍卡口单元包括摄像机和补光灯,采集车辆通行视频图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城建隧桥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城建隧桥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1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