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除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91222.9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1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邢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钒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H02B1/56;F24F3/14;F25B21/02;B01D5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除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半导体除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半导体除湿装置,包括除湿器壳体,所述除湿器壳体的左部内腔安装有冷却片,所述冷却片的左侧安装有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左侧安装有散热片,所述除湿器壳体的左部内腔安装有风扇,所述除湿器壳体的右部内腔顶壁均匀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冷却片和散热片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部板体开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散热片和风扇之间设有间隔板,无需再消耗能源,便能再次对柜体内腔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即,提高了除湿效果,减少了除湿器的运行时长,从而降低了除湿作业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除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半导体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半导体除湿器就是一种采用半导体制冷除湿方式,主动将密闭空间的潮湿空气在风扇的作用下吸入除湿风道,空气中的水汽经过半导体制冷机构后冷凝成水,再通过导水管排出柜体,可以达到很好的除湿效果。通过减低空气中含水量,使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同时下降,几乎不提高温度,不产生温差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也不会因高温而加速柜内器件及柜体的老化。
其通过把被动防止凝露方式,改为主动引导凝露,有效的防止柜内设备老化、绝缘强度降低、二次端子击穿、材料霉变及钢结构件锈蚀等安全隐患,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但是,市场上的半导体制冷除湿器仅通过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冷凝除湿,如此,使得除湿器需要多次运行循环,提高除湿效果,较为耗时耗能。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半导体除湿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除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半导体制冷除湿器仅通过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冷凝除湿,如此,使得除湿器需要多次运行循环,提高除湿效果,较为耗时耗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导体除湿装置,包括除湿器壳体,所述除湿器壳体的左部内腔安装有冷却片,所述冷却片的左侧安装有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左侧安装有散热片,所述除湿器壳体的左部内腔安装有风扇,所述除湿器壳体的右部内腔顶壁均匀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冷却片和散热片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部板体开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散热片和风扇之间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的板体均匀开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风扇底部内腔的右侧开设有散热口,所述除湿器壳体右部内腔的底壁开设有排水通口,所述排水通口的底端连通有冷水管,所述冷水管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盘和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位于集水盘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除湿器壳体的右部的前后两壁焊接有耳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口低于冷却片的底部,所述散热口位于集水盘左侧盘口上方。
优选的,所述冷水管为螺纹状管腔结构,冷水管的底部管体均匀开设有集水口。
优选的,所述集水盘为开口朝上的圆盘结构,所述冷水管贯穿集水盘的中部,所述集水口位于集水盘的槽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冷水管和散热口的配合,无需再消耗能源,便能再次对柜体内腔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即,提高了除湿效果,减少了除湿器的运行时长,从而降低了除湿作业的能耗。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钒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钒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12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