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科肿瘤术后护理康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0366.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0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吉华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64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科 肿瘤 术后 护理 康复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术后康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内科肿瘤术后护理康复设备。包括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侧板,两侧板之间上端通过顶板固定连接,侧板右端下方均固定有横向的支板,两支板相对的端面上均开设有横向的滑槽,顶板下方的两侧板之间固定有托板,托板上滑动设置有滑杆,滑杆与滑板固定连接,滑杆上方的两侧板上对称开设有弧形槽,侧板外侧上均设置有旋转杆,两旋转杆下端通过摆杆固定连接,摆杆贯穿弧形槽,滑杆上固定有倒U形架,摆杆贯穿倒U形架。本实用新型,患者依靠手部力量驱动旋转杆带动摆杆摆动,进而驱动滑板在两支板之间往复运动,使得放在滑板上的小腿摆动,从而达到腿部活动,以促进血液回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术后康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内科肿瘤术后护理康复设备。
背景技术
膝关节是人体上重要的关节之一,在膝关节患上骨肿瘤的时候一般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患者在休养时,一般都躺卧在病床上,长期的躺卧不利于伤势恢复,为了防止病人的膝关节在卧床休养期间出现挛缩或纤维粘连所致的僵直,需要对病人的腿部经常活动,以促进血液回流,现在病人进行活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护理人员辅助病人进行活动,二是借助于器械辅助病人活动,现有的辅助设备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恢复效果好的内科肿瘤术后护理康复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科肿瘤术后护理康复设备,包括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侧板,两侧板之间上端通过顶板固定连接,侧板右端下方均固定有横向的支板,两支板相对的端面上均开设有横向的滑槽,两支板之间设置有滑板,滑板的两端滑动设置在其一侧支板的滑槽内,顶板下方的两侧板之间固定有托板,托板上滑动设置有滑杆,滑杆与滑板固定连接,滑杆上方的两侧板上对称开设有弧形槽,侧板外侧上均设置有旋转杆,转杆贯穿两侧板并与旋转杆中部固定连接,转杆与弧形槽同心,两旋转杆下端通过摆杆固定连接,摆杆贯穿弧形槽,滑杆上固定有倒U形架,摆杆贯穿倒U形架。
具体的,所述顶板左侧下方的两侧板之间通过下板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滑板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挡板。
具体的,所述两旋转杆上端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把杆。
具体的,所述顶板上端左侧固定有靠背。
具体的,所述滑板与滑槽的右侧槽壁之间固定有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在滑板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滑槽的右侧槽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患者依靠手部力量驱动旋转杆带动摆杆摆动,进而驱动滑板在两支板之间往复运动,使得放在滑板上的小腿摆动,从而达到腿部活动,以促进血液回流的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便于普及,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感觉使其小腿在不疼痛的情况下进行摆动,避免了因为小腿运动幅度过大而使得手术伤口开裂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摆杆、转杆和旋转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侧板1,顶板2,下板3,靠背4,旋转杆5,弧形槽6,转杆7,托板8,滑杆9,倒U形架10,摆杆11,支板12,滑槽13,滑板14,挡板15,弹簧16,把杆1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吉华,未经王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0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钕铁硼磁粉料的不锈钢混粉罐
- 下一篇:一种带围脖的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