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波器模块及AFU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9797.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6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超;陈礼涛;岑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H01Q21/00;H01Q1/48;H01Q1/50;H01Q1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陆潘冰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器 模块 afu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波器模块及AFU天线,滤波器模块包括介质滤波器、屏蔽腔、馈电板、馈电针与接地针。屏蔽腔作为单个介质滤波器的独立屏蔽结构,使介质滤波器不再依赖于天线反射板与大的屏蔽腔的紧密配合来实现屏蔽,因此可以省去大的屏蔽腔。由于不再是整体屏蔽的设计结构,可以适当地降低对天线反射板的强度要求,还可适当减薄天线反射板的厚度,如此便能达到减小设备重量和体积的效果。此外,将传统的整块大的馈电板分成多个小的馈电板,能有效减少馈电板的用量,实现降本增效,利于天线的小型化设计。另外,单个滤波器模块在安装到反射板上之前,可独立测试,不良品可独立维修,生产操作便利,因此可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波器模块及AFU天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AFU(天线滤波器集成一体化)天线,多个通道的滤波器集中安装在一块PCB馈电板上,呈阵列排布。AFU天线的射频端口,设置于PCB馈电板上,作为滤波器馈电线路的输入端,连接基站设备的信号收/发电路模块。滤波器的输出端通过PCB馈电板的输出端与天线阵列的功分网络连接。然而,多个通道的滤波器是通过一个大的屏蔽腔与天线反射板锁紧进行屏蔽,大的屏蔽腔由AFU天线自行配置,或者由RRU设备所延伸出屏蔽结构构成;由于天线中各个通道的滤波器所占总口径较大,为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则要求屏蔽腔和天线的反射板具有较强的刚性和平面度,因此这两者都必须设置比较厚的厚度,或增加必要的加强筋结构才能保证相关的结构可靠性,不可避免地造成设备的重量、体积增加。另外,多个通道的滤波器一体安装在一块大的PCB馈电板上,PCB馈电板的面积大,用量多,也不利于设备成本的降低;在生产过程中,多个通道的滤波器参数调试、测试、个别不良通道的维修也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滤波器模块及AFU天线,它能实现产品轻量化与体积小型化,便于进行维修更换,生产操作便利,工作效率较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滤波器模块,包括:介质滤波器、屏蔽腔与馈电板,所述屏蔽腔与所述馈电板均和所述介质滤波器相应设置,所述馈电板与所述介质滤波器均设置于所述屏蔽腔的内部;馈电针与接地针,所述馈电针与所述接地针均设置于所述馈电板上,所述馈电针用于与天线的功分网络板的馈电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接地针用于与天线的功分网络板的接地输入端电性连接。
上述滤波器模块,屏蔽腔作为单个介质滤波器的独立屏蔽结构,使介质滤波器不再依赖于天线反射板与大的屏蔽腔的紧密配合来实现屏蔽,因此可以省去大的屏蔽腔。相对传统的天线,由于不再是整体屏蔽的设计结构,上述的滤波器模块可以适当地降低对天线反射板的强度要求,还可适当减薄天线反射板的厚度,如此便能达到减小设备重量和体积的效果。此外,同时将传统的整块大的馈电板分成多个小的馈电板,能有效减少馈电板的用量,实现降本增效,利于天线的小型化设计。另外,单个滤波器模块在安装到反射板上之前,可独立测试其带屏蔽结构的参数性能,不良品可独立维修,生产操作便利,因此可提高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腔包括屏蔽套与屏蔽盖板,所述屏蔽盖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屏蔽套的一端,所述屏蔽套的另一端用于设置于天线的天线反射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滤波器模块还包括导电橡胶框,所述导电橡胶框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屏蔽套的一端与所述屏蔽盖板之间;所述导电橡胶框设有连接相对两个框边的导电橡胶条,所述导电橡胶条分别与所述屏蔽盖板、所述介质滤波器电性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滤波器模块还包括第一安装件,所述屏蔽套的端面、所述导电橡胶框及所述屏蔽盖板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件相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将所述屏蔽套、所述导电橡胶框及所述屏蔽盖板三者连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套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销,所述导电橡胶框及所述屏蔽盖板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相应的第一定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97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0kV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专用剥线工具
- 下一篇:天线及馈电校准网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