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发电厂给料斗渗滤液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7786.5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4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唐韬;周李节;梁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1 | 分类号: | B01D29/01;B01D35/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李龙飞 |
地址: | 518046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发电厂 料斗 渗滤 排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垃圾发电厂给料斗渗滤液排放装置,包括斗体,所述斗体上部呈方管结约、中部呈漏斗结构、下部呈缩小的方管结构,在斗体上部的一侧还开设有人孔并在人孔处设置人孔门,在斗体的上部与中部交接处内部还设置有底部过滤网,在所述的底部过滤网上还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位于远离人孔的一侧。当斗体底部过滤网被杂物堵塞时积液可以从溢流口围挡经溢流口流走,有效防止斗体底部过滤网堵塞时,渗滤液从人孔门等密封处大量流出,严重污染厂房及排水地沟,给巡检人员带来安全隐患。从而减少维护工作量,进一步确保运营环境的卫生及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发电厂给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发电厂给料斗渗滤液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焚烧炉的给料斗的渗滤液收集流程为:湿垃圾经过给料溜槽后依靠自身重力将游离水分(渗滤液)压出后,从给料斗(给料小车)下方间隙引流至给料斗底部,经滤网过滤后输往渗滤液处理车间。给料斗底部空间狭窄、温度较高、臭气重;长期运行时,由于给料斗钢板磨损腐蚀及渗滤液中的固体碎屑沉积,导致滤网经常被堵死,渗滤液无法排走从而蓄积在给料斗下方狭小空间内,进而从人孔门等密封处大量流出,严重污染厂房及排水地沟,严重时甚至涌出烫伤巡检的检修人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垃圾发电厂给料斗渗滤液排放装置,在给料斗底部过滤网上还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位于远离人孔的一侧。当斗体底部过滤网被杂物堵塞时积液可以从溢流口围挡经溢流口流走,有效防止斗体底部过滤网堵塞时,渗滤液从人孔门等密封处大量流出,严重污染厂房及排水地沟,给巡检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发电厂给料斗渗滤液排放装置,包括斗体,所述斗体上部呈方管结约、中部呈漏斗结构、下部呈缩小的方管结构,在斗体上部的一侧还开设有人孔并在人孔处设置人孔门,在斗体的上部与中部交接处内部还设置有底部过滤网,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底部过滤网上还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位于远离人孔的一侧。
优选方案,在所述溢流口的周围还设置有溢流口围挡。
优选方案,所述溢流口围挡由金属型材焊接制成的框架结构并且在框架上固定金属过滤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垃圾发电厂给料斗渗滤液排放装置,包括斗体,所述斗体上部呈方管结约、中部呈漏斗结构、下部呈缩小的方管结构,在斗体上部的一侧还开设有人孔并在人孔处设置人孔门,在斗体的上部与中部交接处内部还设置有底部过滤网,在所述的底部过滤网上还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位于远离人孔的一侧。当斗体底部过滤网被杂物堵塞时积液可以从溢流口围挡经溢流口流走,有效防止斗体底部过滤网堵塞时,渗滤液从人孔门等密封处大量流出,严重污染厂房及排水地沟,给巡检人员带来安全隐患。从而减少维护工作量,进一步确保运营环境的卫生及安全。
附图说明
图1-图4为现有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左视图,图3为轴测图,图4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为主视图,图6为左视图,图7为轴测图,图8-图10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斗体,1A斗体上部,1B斗体中部,1C斗体下部,1D斗体底部过滤网,1E人孔;
2人孔门;
3溢流口;
3.1溢流口围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为现有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左视图,图3为轴测图,图4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77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