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点滴支架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4655.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2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韩健秋;贺永林;周远红;文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鑫旭达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26 | 分类号: | B29C39/26;B29C39/38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仲昌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点滴 支架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点滴支架成型模具,包括冷却箱,冷却箱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冷却箱左侧面的固定连通有排水管和位于排水管上方的溢流管,排水管和进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冷却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立柱,两个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板,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杆推动上支撑板下降使上模和下模进行合模,然后浇筑原料,再通过液压杆推动上支撑板使上模和下模浸入冷却箱内部的冷水中,通过冷水对下模和上模进行冷却,能够提高支架冷却成型的速度,进而提高支架的生产效率,并且上模和下模几乎同时浸入冷却箱内部的水中,能够保证支架冷却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支架成型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具体为一种医用点滴支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点滴又称输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它是注射剂的一个分支,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将药物输入体内,特别是某些血容量扩充剂,如右旋糖酐注射液等,要求具有一定的胶体性、比重、黏度和滞留性等血流变性质,以起到增加血浆容量的作用,输液多以水作溶剂,不得加人任何抑菌剂,从配制到灭菌应控制在4小时内完成,输液的生产工艺过程对环境的洁净度有不同的要求,如配液、过滤要求洁净度为C级,一般要求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灌封和盖胶塞等关键操作应在C级背景下的局部A级条件下进行,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低于10Pa,以防止污染和保证输液质量。
在输液过程中需要使用点滴支架对输液瓶进行支撑,而一些点滴支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成型模具进行浇筑,然后冷却成型,而现有模具冷却成型的速度大多较慢,从而影响支架生产的效率。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医用点滴支架成型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点滴支架成型模具,包括:
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冷却箱左侧面的固定连通有排水管和位于排水管上方的溢流管,所述排水管和进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
模具机构,所述模具机构设置在两个立柱上,所述模具机构由下支撑板、下模、上支撑板、上模、第一弹簧和浇筑管组成,所述上支撑板的顶部与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分别固定安装在冷却箱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由支撑座、支撑管、支撑杆和第二弹簧组成;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动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杆的顶端,所述传动机构由连接块、钢索、滑轮和连接环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支撑板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立柱的外表面穿插连接,所述下模安装在下支撑板的顶部,所述上支撑板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立柱的外表面穿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支撑板位于下模的上方,所述上模安装在上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浇筑管固定连通在浇筑管的顶部,所述浇筑管的底端贯穿上支撑板并延伸至上模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设置在两个立柱的外表面,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均位于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之间,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与冷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安装在支撑座的顶部,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与支撑管的内壁穿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鑫旭达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鑫旭达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4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