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水稻种子催芽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84633.5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6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良硼;刘良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州市昊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关文龙 |
| 地址: | 54260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水稻 种子 催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水稻种子催芽机,包括箱体、水箱、加湿组件、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一风扇、第二风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所述箱体中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水箱分布在箱体底部;所述第一加热管分布在支撑架左侧顶部;所述第一风扇分布在支撑架左侧底部;所述第二加热管分布在支撑架右侧底部;所述第二风扇分布在支撑架右侧顶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布在支撑架中部;所述控制器分布在箱体顶部;所述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一风扇、第二风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湿组件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种子受热不均匀催芽时间较长且出牙参差不齐,种植后影响水稻生长和稻谷产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水稻种子催芽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稻种植种植过程中,水稻的育苗非常重要,种苗的质量是决定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在育苗过程中首先要对水稻种子进行催芽,而现阶段的催芽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塑料棚催芽和盆桶密封催芽等。塑料棚催芽和盆桶密封催芽的方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塑料棚催芽方法,需要搭建棚架,依靠自然加温,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催芽时间较长、劳动力强,而的把大堆催芽和塑料大棚工艺相结合,靠自然加温,种子受热不均匀,而盆桶密封催芽方法水稻种子受热不均匀、催芽时间较长且出牙参差不齐,种植后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水稻种子催芽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水稻种子催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水箱、加湿组件、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一风扇、第二风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所述箱体设有密封门,所述箱体中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水箱分布在箱体底部;所述加湿组件包括第一雾化喷嘴、第二雾化喷嘴、压力水泵,所述第一雾化喷嘴分布在支撑架顶部,所述第二雾化喷嘴分布在支撑架底部,所述压力水泵分布在水箱底部;所述第一加热管分布在支撑架左侧顶部;所述第一风扇分布在支撑架左侧底部;所述第二加热管分布在支撑架右侧底部;所述第二风扇分布在支撑架右侧顶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布在支撑架中部;所述控制器分布在箱体顶部;所述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一风扇、第二风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水泵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箱体顶部设有透气孔;所述密封门上设有透视观察窗。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左侧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水位传感器高于压力水泵位置;所述水箱右侧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水箱右侧上部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水箱顶部设有收集孔,所述收集孔处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管与所述第一风扇相对应;所述第二加热管与所述第二风扇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限位端,所述限位端上分别设有种盘。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方形状,所述箱体底部四个角分别设有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下端设有雾化喷嘴,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加热管和风扇,风扇的风向为加热管方向,催芽过程中支撑架两端的风扇可将加热管局部的高温空气和雾化喷嘴喷出的雾气在箱体内快速扩散,使种盘内的水稻种子温度和湿度均匀,解决了种子受热不均匀催芽时间较长且出牙参差不齐,种植后影响水稻生长和稻谷产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州市昊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贺州市昊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4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