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铲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3703.5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6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赖长盛;谭海棠;曾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铜业(清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6 | 分类号: | C25C7/06;C25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极 短路 处理 铲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铲刀,包括:杆身;刀体,设置在杆身的底端的一侧;刀柄,设置在杆身的顶端的一侧,其中刀柄和刀体处于杆身的同一侧;其中,杆身的顶端设有受力凸台,刀柄中设有开孔,且刀体呈蝴蝶状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铲刀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在无行车配合工作的情况下也能手动处理短路的阴极铜,使生产质量得以保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阴极铜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铲刀。
背景技术
在阴极铜生产过程中,当电解槽中的阴极铜出现短路的现象(阴极铜之间互相连接)时,需要将该阴极铜从电解槽中取出,并进行相关处理。一般情况下,都是依靠行车并配合工作人员对短路的阴极铜进行处理,以将短路的阴极铜断开连接。
然而,当遇到行车故障或出装槽生产任务紧张无行车配合班组人员正常处理短路时,造成阴极铜短路而无法及时处理导致耗电不长铜、烧板等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铲刀,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在无行车配合工作的情况下也能手动处理短路的阴极铜,使生产质量得以保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铲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杆身;刀体,设置在所述杆身的底端的一侧;刀柄,设置在所述杆身的顶端的一侧,其中所述刀柄和所述刀体处于所述杆身的同一侧;其中,所述杆身的顶端设有受力凸台,所述刀柄中设有开孔,且所述刀体呈蝴蝶状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刀体的厚度从所述刀体靠近所述杆身的一端朝向所述刀体远离所述杆身的另一端呈逐渐变小方式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刀体远离所述杆身的另一端的厚度的范围为0.1-2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杆身包括第一杆身和可伸缩设置在所述第一杆身内的第二杆身,其中所述受力凸台和所述刀柄设置在所述第一杆身远离所述第二杆身的一端,所述刀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杆身远离所述第一杆身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杆身包括可伸缩设置在所述第一杆身内的第一连接杆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杆,其中所述刀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收容孔,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收容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在所述收容孔内的螺杆。
进一步的,所述杆身、所述刀体和所述刀柄由金属材料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刀柄外涂布有绝缘隔热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铲刀包括:杆身;刀体,设置在杆身的底端的一侧;刀柄,设置在杆身的顶端的一侧,其中刀柄和刀体处于杆身的同一侧;其中,杆身的顶端设有受力凸台,刀柄中设有开孔,且刀体呈蝴蝶状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铲刀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在无行车配合工作的情况下也能手动处理短路的阴极铜,使生产质量得以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铲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铲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该阴极铜短路处理用的铲刀包括杆身、刀柄14和刀体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铜业(清远)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铜业(清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3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泵用高效防松的紧固件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涡轮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