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和扫地机器人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3555.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3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焦加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旺家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40 | 分类号: | A47L11/40;A47L1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熊思远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收集 装置 扫地 机器人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和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吸尘机构,设置于壳体内,吸尘机构包括吸尘通道和风泵,吸尘通道一端与风泵连通;集尘机构,包括集尘室,集尘室设置于吸尘通道和风泵之间;测速机构,设置于集尘室和风泵之间,包括红外传感器和流速风扇,流速风扇转动连接于集尘室底部,位于红外传感器和风泵之间;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设置于壳体内,与测速机构和风泵电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具有大容量集尘室,能够检测集尘室使用量,及时通知使用者清理集尘室,改善使用者的身体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和扫地机器人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扫地机器人已被广泛家庭所采用,扫地机器人比传统的人工打扫更加省时省力,只需要在打扫完成后清理扫地机器人种的尘盒便可。但是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容量有限和位置偏低,使用者需要经常弯腰清理尘盒,对使用者的身体不好,且现有的垃圾处理装置并不能很好地监测尘盒的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具有大容量储杂空间,能够检测垃圾储存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吸尘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通道和风泵,所述吸尘通道一端与所述风泵连通;集尘机构,所述集尘机构包括集尘室,所述集尘室设置于所述吸尘通道和所述风泵之间;测速机构,所述测速机构设置于所述集尘室和所述风泵之间,包括红外传感器和流速风扇,所述流速风扇转动连接于所述集尘室底部,位于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风泵之间;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测速机构和所述风泵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垃圾收集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吸尘通道一端连接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另一端与所述集尘室连通,通过所述风泵把灰尘抽取到所述集尘室中;所述测速机构能够测出流过所述集尘室的风速从而通过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是否装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红外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设置于所述流速风扇的扇叶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吸尘通道包括垂直管道和底部空腔,所述垂直管道顶部与所述集尘室连通,下端与所述底部空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壳体底部对应所述底部空腔的位置设置有通道盖板,所述通道盖板通过螺丝连接在所述壳体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集尘室包括有进尘孔,所述进尘孔设置于所述集尘室内壁上方且与所述吸尘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所述风泵的腔体,所述风泵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集尘室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壳体还包括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所述腔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集尘室包括有滤网,所述滤网卡接在所述集尘室的底部,位于所述测速机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有用于封闭所述集尘室的集尘室盖板,所述集尘室盖板位于所述集尘室上方并与所述壳体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包括所述垃圾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垃圾收集装置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旺家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旺家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3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