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隧道超前小导管及超前支护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3103.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8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新;王文勇;黄中华;艾侠;颉建中;赵俊;陈家骖;陈强;左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陈文净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隧道 超前 导管 支护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隧道超前小导管及超前支护体系,涉及隧道施工超前支护技术领域,超前小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套管,所述导管本体一端设有注浆口,另一端设有若干注浆孔,所述套管固定套设于所述导管本体外,所述套管覆盖其中一部分数量的所述注浆孔,且另一部分数量的所述注浆孔位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注浆口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超前小导管注浆效果,确保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超前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隧道超前小导管及超前支护体系。
背景技术
隧道超前支护结构体系是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关键,也是隧道设计施工的基本任务,对于自稳性较差的软弱破碎围岩,通常采用超前预加固和超前预支护措施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性。超前加固本质上是提高围岩强度,使其不易发生严重破坏,保持一定的自稳时间,调动围岩承载;超前支护本质上是预先形成一个承力拱承担围岩载荷,保护开挖面和隧道空间,协助围岩承载。
在满足隧道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不同类型的预支护措施对于超前破坏模式的适应性也不同,对于发生正面挤出型破坏的围岩失稳情况而言,最佳的超前支护措施为超前小导管+注浆,但超前小导管往往是工厂化集中加工生产的,规格制式不能完全满足现场实际需求。
同时,在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地段,无论是采用机械开挖还是爆破开挖的方式,都普遍存在局部超挖的情况,因而产生了超前小导管前端插入围岩后,部分管身钢花眼仍漏在围岩外面(或插入的围岩表面过于软弱破碎),在超前小导管注浆过程中漏浆严重,达不到设计压力,浆液不能扩散凝固,且超前支护作为隧道支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控制隧道施工全过程中的围岩变形,若注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则围岩变形难以控制,可能需要采取衬砌跳打等补救措施,影响了正常施工组织安排。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隧道超前小导管及超前支护体系,能够保证超前小导管注浆效果,确保施工安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隧道超前小导管,包括:
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一端设有注浆口,另一端设有若干注浆孔;
套管,所述套管固定套设于所述导管本体外,所述套管覆盖其中一部分数量的所述注浆孔,且另一部分数量的所述注浆孔位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注浆口的一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套管靠近所述注浆口的一端设有圆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套管靠近所述注浆口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圆盘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注浆口处设有止浆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套管的内径等于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管本体远离所述注浆口的一端设有锥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套管远离所述注浆口的一端设有倒角。
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新型隧道超前支护体系,包括:
多个上述的新型隧道超前小导管;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多个所述新型隧道超前小导管,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导管本体设有所述注浆口的一端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件为型钢或格栅钢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31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母婴用日化品精细乳化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流量分配特性测量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