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凝器试验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83074.6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1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蔡晨旭;张永炬;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台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F23/02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郭斌斌 |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器 试验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凝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试验检测系统。它解决了现有的冷凝器在试验过程中无法实时观察的冷能效果的问题。本冷凝器试验检测系统,包括卧式冷凝器和液位监测装置,所述液位监测装置包括位于卧式冷凝器下方的储液罐和流量计控阀,储液罐与卧式冷凝器之间通过管道一连通,流量计控阀位于储液罐的下方,流量计控阀与储液罐之间通过管道二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监测装置还包括位于卧式冷凝器的下方竖直设有具有刻度的透明管,所述透明管的顶端通过管道三与储液罐相连通,透明管的底端通过管道四与管道二或储液罐的底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实时观察冷凝器的冷凝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凝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试验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汽转变成液体,在冷冻厂中用冷凝器来冷凝氨和氟利昂之类的制冷蒸汽。
冷凝器在研发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冷凝器的冷凝效果进行检测。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738012A,申请公布日为2019.05.10的中国专利,一种冷凝器温度压力检测系统,在卧式冷凝器的下方沿程度方向依次间隔设有压力检测口和计量罐,制冷器在对应区域内相变液化后会聚集至力度流入计量罐中,计量罐的底部设置出液管以及流量计控制阀,通过打开流量计控制阀将计量罐中的液体排出计量并回收制冷剂,但是打开流量计控制阀会对卧式冷凝器内部的气压造成影响,所以不能实时对卧式冷凝器的冷凝效果进行观察计量,且单独通过流量计控阀来计量卧式冷凝器的冷凝效果由于计量方式单一会存在数值不够精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冷凝器试验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冷凝器的冷凝效果进行实时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冷凝器试验检测系统,包括卧式冷凝器和液位监测装置,所述液位监测装置包括位于卧式冷凝器下方的储液罐和流量计控阀,储液罐与卧式冷凝器之间通过管道一连通,流量计控阀位于储液罐的下方,流量计控阀与储液罐之间通过管道二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监测装置还包括位于卧式冷凝器的下方竖直设有具有刻度的透明管,所述透明管的顶端通过管道三与储液罐相连通,透明管的底端通过管道四与管道二或储液罐的底端相连通。
液位监测装置对卧式冷凝器内的冷凝效果进行检测,卧式冷凝器将冷凝出来的液体通过管道一输送至储液罐内,由于透明管通过管道三和管道四将其与储液罐相连通,透明管与储液罐相通后,透明管与储液罐内的压力保持一致,储液罐内的液面高度与透明管中的液位高度保持近似,操作人员能够通过透明管上设置的刻度间接观察到储液罐内的液体高度及液体状态,实现对冷凝器的冷凝效果进行实时观察。通过透明管观察液位高度,由于视线高度等原因会导致在观察透明管中液位高度对照刻度时存在误差,所以当储液罐中的液体存储到一定量或完成实验检测后,打开流量计控阀将位于储液罐中的液体排出进行计量得出较为精确的数据,以弥补通过透明管测量数据的误差。
在上述的冷凝器试验检测系统中,所述储液罐的底面为平面,所述透明管上刻度的初始计量刻度与储液罐的底面平齐。透明管上的初始刻度零位线与出输液管的底面平齐,操作人员直接观察透明管上的刻度即可得知储液罐内的液面高度的具体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台州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3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良好的电脑显示屏
- 下一篇:电路板安装件及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