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复合耐击穿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2218.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8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学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博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29;H01B7/282;H01B7/18;H01B7/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复合 击穿 电力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复合耐击穿电力电缆,包括主体、耐高温无机绝缘漆、聚乙烯纤维层、撕裂绳、绝缘套、半导电缓冲阻水层、防紫外线层和铜带屏蔽层,所述主体表层涂有一层耐高温无机绝缘漆,所述保护层内侧设有所述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内侧设有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内侧包裹有所述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内侧包裹有所述铜带屏蔽层。本实用新型在主体表层涂有耐高温无机绝缘漆,耐高温无机绝缘漆具有无污染挥发、耐高温、无闪点、耐热耐温高、抗击穿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保护绝缘体,采用聚乙烯纤维层,使电力电缆具有强度高,密度低,绝缘性佳等优点,通过在铜导体外侧包裹有绝缘套,增强电力电缆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改进型复合耐击穿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绝缘击穿的主要原因有机械损伤、绝缘老化、绝缘受潮、电缆头故障及过电压等,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l)机械损伤。在电缆绝缘击穿事故中,机械损伤所占比例很大,常见的原因如下:l)直接受外力作用而损伤,如重物由高处掉下砸伤电缆、挖土不慎误伤电缆等。2)敷设时电缆弯曲过大使绝缘受伤,装运时电缆被严重挤压而使绝缘和保护层损坏。3)直埋电缆因地层沉陷而承受过大压力,导致绝缘受损,严重时甚至拉断电缆。(2)绝缘老化。在电缆的长期运行过程中,山于散热不良使电缆温度过高,从而导致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均劣化,致使绝缘变脆和断裂。(3)绝缘受潮。电缆绝缘受潮的主要原因是:1)由于电缆头施工不良,水分侵入电缆内部。2)由于电缆内护层破损而使水分侵入,如内护层直接机械损伤;铅包电缆敷设在振源附近,因长期振动而产生疲劳龟裂;电缆外皮受化学腐蚀而产生孔洞。由于制造不良,铅包上有小孔或裂缝等。(4)电缆头故障。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是电缆线路的薄弱环节,由于施工不良和使用的材料质量较差,电缆头发生故障而导致绝缘击穿,现目前的电力电缆大多解决不了。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复合耐击穿电力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复合耐击穿电力电缆,包括主体、耐高温无机绝缘漆、聚乙烯纤维层、环氧树脂层、撕裂绳、绝缘套、半导电缓冲阻水层、防紫外线层和铜带屏蔽层,所述主体表层涂有一层耐高温无机绝缘漆,所述主体内侧设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侧设有所述聚乙烯纤维层,所述聚乙烯纤维层内侧从外向内依次设有所述环氧树脂层、内护套和保护层,所述环氧树脂层、内护套和保护层处于同一主体内侧,所述保护层内侧设有所述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内侧设有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内侧包裹有所述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内侧包裹有所述铜带屏蔽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内侧包裹有填充物层,所述填充物层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物层内侧设有所述撕裂绳,所述撕裂绳采用聚丙烯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的厚度为0.15mm,所述内护套的厚度为0.15mm,所述外护套和内护套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和内护套均采用聚乙烯塑料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纤维层的厚度为0.25mm,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的厚度为0.25mm,所述聚乙烯纤维层的厚度与半导电缓冲阻水层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0.15mm,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 0.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博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博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22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