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81685.7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6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健 |
| 主分类号: | E04H5/04 | 分类号: | E04H5/04;H02B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4577 广东省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变电站 空间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属于变电站技术领域,包括变电站、连接板和支撑板,连接板位于变电站的上端,支撑板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一侧,且支撑板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且支撑板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连接孔,变电站的上端中部为开口状,且连接板位于该开口处的上端,并且变电站内侧的一端分别均匀分布有导热石墨片,同时相邻的导热石墨片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支杆。该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通过导热石墨片的设置更能有效地进行导热,提升了散热速率,同时可使相邻的连接杆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空间,使其能有层次的容纳一定的电线等元器件,使变电站内部的电线等元器件能有序的排列固定,以避免对电线等元器件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
然而现有的变电站在实际使用时,其内部缺乏良好的散热结构,使变电站内部的热量无法有效的对外散出,并且现有变电站其内部分布的电线等元器件都较为凌乱,无法有效的分层固定,这对变电站内部的电线等元器件造成了一定的损坏。
因此,需要在现有变电站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变电站空间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其内部缺乏良好的散热结构,使变电站内部的热量无法有效的对外散出,并且现有变电站其内部分布的电线等元器件都较为凌乱,无法有效的分层固定,这对变电站内部的电线等元器件造成了一定的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通过设置磁铁块、连接杆、支撑板、连接孔和导热石墨片,使本装置结构稳定,通过导热石墨片的设置更能有效地进行导热,提升了散热速率,同时可使相邻的连接杆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空间,使其能有层次的容纳一定的电线等元器件,使变电站内部的电线等元器件能有序的排列固定,以避免对电线等元器件造成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包括变电站、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位于变电站的上端,所述支撑板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一侧,且支撑板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且支撑板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变电站的上端中部为开口状,且连接板位于该开口处的上端,并且变电站内侧的一端分别均匀分布有导热石墨片,同时相邻的导热石墨片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支杆。
优选的,所述变电站内侧的一端分别设有固定挂板,且固定挂板均与变电站固定连接,同时固定挂板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连接钩。
优选的,所述连接钩的上端分别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一侧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磁铁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钩分别依次为等距纵向排列分布在固定挂板的一侧,且连接杆分别通过磁铁块而与连接钩连接。
有益效果:
(1)该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由于变电站的上端中部为开口状,且由于连接板位于该开口处的上端,使变电站内部的热量可通过该开口传入连接板处,并且由于变电站内侧的一端分别均匀分布有导热石墨片,通过均匀分布的导热石墨片可主动的吸收变电站内部的热量,使热量能更集中的传入连接板处,同时由于支撑板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连接孔,使传入连接板处的热量可通过均匀分布的连接孔对外散发,以使本装置能有序可靠的将热量对外排出,且通过导热石墨片的设置更能有效地进行导热,提升了散热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健,未经黄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16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用快速覆膜机构
- 下一篇:一种扶手带张紧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