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吸波暗室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1010.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2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建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陆滢炎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暗室 | ||
1.一种新型吸波暗室,包括暗室(1),所述暗室(1)包括室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1)的正面设置转向装置;
所述暗室(1)的内侧壁分别开设有通槽(3)和调节槽(4),所述通槽(3)的一端内壁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的内部设置有拉紧装置,所述拉紧装置包括塑料薄膜(51),所述塑料薄膜(51)的外侧表面、暗室(1)的内壁和室门(2)的内侧表面均固定涂接有吸波层(6);
所述调节槽(4)的内壁设置有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槽(11),所述转向槽(1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防滑皮垫(12),所述防滑皮垫(12)与转向槽(11)的内壁均滑动套接有转向球(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球(13)靠近暗室(1)内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测量雷达(14),所述转向球(13)靠近暗室(1)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防滑皮垫(12)与转向球(13)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转向球(13)和测量雷达(14)的重量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装置包括轴承(52),两个所述轴承(52)分别固定安装于安装孔(5)的两端内壁,所述轴承(52)的内圈固定安装有转轴(53),所述转轴(5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辊轴(54),所述辊轴(54)的外表面与塑料薄膜(5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塑料薄膜(51)的表面贯穿并延伸至通槽(3)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3)的两端均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55),所述扭力弹簧(55)的两端自由端分别与转轴(53)的表面和安装孔(5)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56),所述导向杆(56)的表面与塑料薄膜(51)的表面滑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杆(56)固定安装于调节槽(4)的外端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气缸(41),所述气缸(41)固定安装于调节槽(4)的内壁,所述调节槽(4)的内壁呈三棱柱形状,所述气缸(41)的气压杆一端与塑料薄膜(51)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41)的气体进出端均固定安装有电磁换向阀(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层(6)的远离暗室(1)的侧面开设有吸波口(61),所述吸波口(61)的内壁呈喇叭口形状,所述吸波口(61)的内底壁开设有吸波腔(62),所述吸波腔(62)的内侧壁呈圆弧形状,所述吸波腔(62)的内侧壁开设有吸波微孔(6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层(6)由含微碳线圈的电磁辐射吸收结构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建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建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10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质矿山机械的防松螺栓结构
- 下一篇:生物质燃料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