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片状零件用冲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0775.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7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钱培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振华亿美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26 |
代理公司: | 无锡知之火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8 | 代理人: | 袁粉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片状 零件 冲孔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片状零件用冲孔模具,涉及模具领域,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置有切边凸模;所述下模设置有切边凹模;所述切边凸模与所述切边凹模的形状契合;当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时,所述切边凸模与所述切边凹模之间的距离为0.05mm。该实用新型将将冲压工艺与冲孔工艺相结合,减少工艺步骤,并且通过切边凹模与切边凸模的配合实现精切的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冲压后需要进行精加工的问题,减少加工时间,提升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片状零件用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很多片状零件需要进行冲压工艺及冲孔工艺;现有技术中冲压工艺与冲孔工艺是两道工艺,相互独立。在进行冲压工艺后,片状零件的表面会存在冲压的光亮带不均匀、断裂面及毛刺。现有技术中在冲压工艺后还需要额外精加工对片状零件进行修整完善,多了工艺步骤,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耳用精冲孔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冲压工艺后需要精加工的问题,减少工艺步骤,提升加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片状零件用冲孔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置有切边凸模;所述下模设置有切边凹模;所述切边凸模与所述切边凹模的形状契合;当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时,所述切边凸模与所述切边凹模之间的距离为0.05mm。
优选地,所述切边凸模上设置有若干冲孔凹模;所述切边凹模上设置有若干冲孔凸模;所述冲孔凹模与所述冲孔凸模成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多个模具导柱;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多个模具导套;所述模具导柱可设置与所述模具导套内;所述模具导柱与所述模具导套成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切边凸模的侧面与底面垂直;所述切边凹模的侧面与底面垂直。
优选地,还包括上模套、下模套和压紧机构;所述上模套与所述压紧机构之间弹性连接,所述压紧机构可上下移动;所述压紧机构的压紧部朝下;所述上模固定于所述压紧机构的压紧部上;所述下模固定于所述下模套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片状零件用冲孔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置有切边凸模;所述下模设置有切边凹模;所述切边凸模与所述切边凹模的形状契合;当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时,所述切边凸模与所述切边凹模之间的距离为0.05mm。该实用新型将将冲压工艺与冲孔工艺相结合,减少工艺步骤,并且通过切边凹模与切边凸模的配合实现精切的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冲压后需要进行精加工的问题,减少加工时间,提升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片状零件用冲孔模具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振华亿美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振华亿美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07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书籍整理的书柜
- 下一篇:一种自动添加助剂的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