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焊机保护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80429.6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9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鹰飞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7 | 代理人: | 范钦正 |
| 地址: | 5284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焊机 保护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焊机保护电路,用于焊机电路保护,它公开了电源U相经风机接入光电耦合器U1的2脚,并且串联电阻R36、二极管D16、电阻R37后接到光电耦合器U1的1脚,滤波电容C18并联在电阻R36、二极管D16串联后的两端;V相电源连接二极管D16的阳极和控制电压器T2初级的一端,另一端接可控硅SCR4的主极T1和经过电阻R40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6脚,电阻R38和电容C19串联后并联在可控硅SCR4的主极T1和T2两端,可控硅SCR4的控制极G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4脚和电阻R41的一端,电阻R41的另一端与三相电源W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接线简单、电路设计体积小,没有继电器和互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焊机保护电路,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光电耦合器控制可控硅的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三相交流电焊机因机器缺相和因风机开路故障不能及时散热,造成烧坏电焊机主回路元器件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使用中不易被发现,缺相后继续工作,会导致主电路电流增加1/3以上,所以主电路的初级整流电路、逆变转换功率管、主变压器等都有可能会损坏。缺相所产生的非正常电压状态下工作,也会造成焊接质量不良等问题,当前的电焊机都是以温度控制开关做为高温保护,但温控开关经常遇到失灵不起控,风机也不转的情况下,机器很快会烧坏,虽然电焊机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但这方面保护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市场上也看不到带有缺相保护的电焊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焊机保护电路,它通过光电耦合器控制可控硅使三相电源中两相形成回路控制输出变压器停止工作的保护电路。
本实和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三相保护电路1,送丝机构电路2,焊接控制电路3,低压三相整流电路4,直流电源电路5的基础上,特点是所述三相保护电路1中三相电源U相经负载风机后接入光电耦合器U1的2脚,并且依次串联电阻R36压降、二极管D16半波整流、电阻R37限流后接到光电耦合器U1的1脚,滤波电容C18正极与二极管D16阴极相连接,滤波电容C18负极与光电耦合器U1的2脚;三相电源V相连接二极管D16的阳极和控制电压器T2初级的一端,控制电压器T2初级的另一端接可控硅SCR4的主极T1和经过电阻R40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6脚,电阻38和电容C19串联后并联在可控硅SCR4的主极T1和T2两端,可控硅SCR4的控制极G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4脚和电阻R41的一端,电阻R41的另一端与三相电源W相连接。
以上所述的控制电压器T2的次级分三组电源输出,分别为送丝机构电路2、焊接控制电路3、直流电源电路5提供电源;所述的可控硅SCR4是双向可控硅型号为BAT12,光电耦合器U1是双向可控硅光电耦合器型号为MOC302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三相电源缺相或风机开路时或风机因烧断绕组线圈或接线开路时,由V相进入控制变压器初级经可控硅SCR4回路到W相,当任意一相无电或是风机开路,光电耦合器U1都会让SCR4可控硅不会导通,控制变压器也就无法通电工作,使整机不能工作,从而达到保护电焊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接线简单、电路元件少不加大产品设计体积,不需要外部独立供电、没有继电器和互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鹰飞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鹰飞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0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断差设计的高透保护套及卷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实木门拆装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