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四门内间隙测量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80254.9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1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高继奎;卢小龙;李会宾;裴艳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王冰冰 |
| 地址: | 475000 河南省开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四门内 间隙 测量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四门内间隙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尺,所述测量尺包括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和用于转动连接第一测量部及第二测量部且可对转动连接点锁紧限位的调节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测量部设有用于测量门内板与门洞牙边间隙距离且根据量程大小呈阶梯状分布的第一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本实用新型使检验人员站位于车身外侧就能够将所有测量点全部测量。测量方式简捷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测量辅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四门内间隙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白车身四门内板与门洞牙边间隙检验测量方法一般采用钢板尺、深度尺及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实际生产过程中,门洞四周均有测量点分布,使用常规测量工具检验人员必须进入白车身内部才能对所有测量点完全测量,且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生产效率及测量结果可靠性较低,测量工具使用率高,损耗较快,采购周期长成本高。
门内板与门洞牙边间隙空间并不需要特别精确控制,通常要求满足在一定的间隙差别范围(1-2mm左右)即可,深度尺及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测量手法要求高、读数耗时等测量难度,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四门内间隙测量工具,目的是使检测人员站位于车身外侧就能够对测量点进行测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身四门内间隙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尺,所述测量尺包括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和用于转动连接第一测量部及第二测量部且可对转动连接点锁紧限位的调节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测量部设有用于测量门内板与门洞牙边间隙距离且根据量程大小呈阶梯状分布的第一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
所述第一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从第一测量部前端到转动连接点的长度方向量程逐渐增大,且形成的阶梯宽度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的一侧面与门内板形成平面接触,第一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的对向阶梯状侧面与门洞牙边形成台阶面接触。
所述调节连接机构包括销轴,第一测量部与第二测量部通过销轴铰接。
所述第二测量部设有用于测量门内板与门洞牙边间隙距离且根据量程大小呈阶梯状分布的第二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
所述第二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从第二测量部前端到转动连接点的长度方向量程逐渐增大,且形成的阶梯宽度逐渐增大。
所述第二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的一侧面与门内板形成平面接触,第二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的对向阶梯状侧面与门洞牙边形成台阶面接触。
所述第一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与第二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的结构相同。
第一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与第二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以转动连接点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所述第一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与第二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的阶梯宽度均从10-20mm依次分布,第一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与第二阶梯状刻度分布结构的厚度均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检验人员站位于车身外侧就能够将所有测量点全部测量。
2、测量方式简捷高效,降低了因为钢板尺、深度尺及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测量手法要求高、读数耗时等测量难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测量结果可靠性。
3、简化测量工具结构,增强工具耐用性。
4、制作简易,从而降低测量工具采购成本。
5、结构简单、牢固、制作简易从而降低测量工具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02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效减震的空调压缩机支架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控制用控电闸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