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内循环式曝气生物滤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80084.4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4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余雪松;赵文;王杰;吴亚男;戴礼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利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 地址: | 2142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循环 式曝气 生物 滤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内循环式曝气生物滤池,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中下部安装有一层多孔板,多孔板与壳体内底面之间存在间距并形成配水区,多孔板顶面上安装有生物填料;一空气管从壳体外竖直向下穿过生物填料和多孔板伸至配水区内,空气管的底端安装有曝气头,顶端连接曝气风机;配水区内于曝气头下方安装有一层滤板,滤板与壳体内底面之间存在间距并形成集泥区,集泥区内底部安装有刮泥板,刮泥板的驱动轴向下穿过壳体底壁连接旋转电机。本实用新型有效排除了配水区集泥,便于反冲洗,处理效果好,避免了集泥对出水水质和出水速度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内循环式曝气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是在普通生物滤池的一种变形形式,也可看成是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在生物反应器内装填高比表面积的颗粒填料,以提供微生物膜生长的载体,并根据水流向不同分为下向流或上向流,污水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流过滤料层,在滤料层下部鼓风曝气,使空气与污水逆向或同向接触,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与填料表面生物膜通过生化反应得到稳定,填料同时起到物理过滤作用。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曝气生物滤池在运行时,无论是下向流或上向流形式的曝气生物滤池,进水在配水区的流速剧减,造成配水区大量集泥,在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时,集泥被反冲洗水冲浮,造成反洗时间过长。影响出水水质,使处理水量大量减少,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排除配水区集泥的曝气生物滤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能有效去除配水区集泥的新型内循环式曝气生物滤池。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内循环式曝气生物滤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中下部安装有一层多孔板,多孔板与壳体内底面之间存在间距并形成配水区,所述多孔板顶面上安装有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一空气管从壳体外竖直向下穿过生物填料和多孔板伸至配水区内,空气管的底端安装有曝气头,顶端连接曝气风机;所述配水区内于曝气头下方安装有一层滤板,滤板与壳体内底面之间存在间距并形成集泥区,所述集泥区内底部安装有刮泥板,刮泥板的驱动轴向下穿过壳体底壁连接旋转电机;所述集泥区底面上开有出泥口,集泥区下部一侧开设有污水进口,所述壳体顶部一侧开设有净水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填料上方的壳体一侧壁上安装有反洗进水管,所述集泥区的一侧壳壁上安装有反洗出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下部安装有固定支脚。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头为微孔曝气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配水区设置滤网,将污泥隔绝在滤网之下,积淤的污泥通过刮泥板刮除,有效排除了配水区集泥,便于反冲洗,处理效果好,避免了集泥对出水水质和出水速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多孔板2、配水区3、生物填料4、空气管5、曝气头6、滤板7、集泥区8、刮泥板9、驱动轴10、旋转电机11、出泥口12、污水进口13、净水出口14、反洗进水管15、反洗出水管16、固定支脚17、曝气风机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利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利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00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表面抛光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红酒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