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流水污染智能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7659.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4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员姗菊;王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长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P5/00;G01N21/17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王越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流 水污染 智能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河流水污染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部固定有防护罩,防护罩内安装有控制盒,所述防护罩下方且在安装架两侧均固定有配重盒,其中一组配重盒内嵌入有水质检测组件,另一组配重盒上固定有管光源,光源与水质检测组件相配合且水质检测组件与控制盒相连接;所述安装架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设备腔,其中一组设备腔内安装有水泵且设备腔上部固定安装有储水腔,水泵分别与设备腔外部和储水腔相连通,水泵与控制盒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河流水的酸碱度、溶解氧以及透明度等多方面监测,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同时定时抽取河流水储存,便于工作人员定期采样,为后续的河流水质变化规律研究,提供不同时间段的水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水流污染监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流水污染智能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工业污水的非法排放,造成河道水质遭到严重破坏,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倍增,破坏了河道内生态平衡,并且污染水渗透到地下水层,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目前在河道水流污染源监测过程中,在各个河道汇流处或变道处进行监测,监测过程中不能定期对河道水采样储存,不便于有关执法部门调查取证和对河道水流水质变化周期进行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在河道水流污染源监测过程中,不能定期对河道水采样储存,不便于有关执法部门调查取证和对河道水流水质变化周期进行判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河流水污染智能监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河流水污染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部固定有防护罩,防护罩内安装有控制盒,所述防护罩下方且在安装架两侧均固定有配重盒,其中一组配重盒内嵌入有水质检测组件,另一组配重盒上固定有管光源,光源与水质检测组件相配合且水质检测组件与控制盒相连接;所述安装架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设备腔,其中一组设备腔内安装有水泵且设备腔上部固定安装有储水腔,水泵分别与设备腔外部和储水腔相连通,水泵与控制盒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的整体形状为凸字形且安装架的下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定位钉。
优选地,所述配重盒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水质检测组件包括溶解氧检测模块、水流速检测模块、水酸碱度检测模块和透明度检测模块,溶解氧检测模块、水流速检测模块、水酸碱度检测模块和透明度检测模块均与控制盒相连接,透明度检测模块与光源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溶解氧检测模块包括溶解氧传感器,水流速检测模块包括水流传感器,水酸碱度检测模块包括PH探头,透明度检测模块包括光电探测器,溶解氧传感器、水流传感器、PH探头和光电探测器均嵌入在配重盒上,溶解氧传感器、水流传感器、PH探头和光电探测器均与控制盒相连接,光电探测器与光源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控制盒内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分别与溶解氧传感器、水流传感器、PH探头、光电探测器、水泵和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通过信号转换电路分别与溶解氧传感器、水流传感器、PH探头和光电探测器相连接,控制器通过继电器与水泵相连接,控制器与时钟芯片相连接,控制器通过通讯单元与地面控制主机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泵与设备腔外部的供水管相连通;所述储水腔内开设有若干层储水室,储水室均通过支管与水泵相连通且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盒内的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储水室上均设置有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PH探头对河流水的酸碱度监测判断河流水是否酸碱性变化过高,溶解氧传感器对河流水中的溶解氧浓度进行监测判断是否水中重离子增多,导致厌氧生物增多,水中氧气溶解量增多,同时利用光电探测器对水的透明度进行监测判断水中是否泥沙等杂质增多,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同时利用水泵抽取河流水定时向储存室储存,便于工作人员定期采样,为后续的河流水质变化规律研究,提供不同时间段的水样,解决了目前在河道水流污染源监测过程中,不能定期对河道水采样储存,不便于有关执法部门调查取证和对河道水流水质变化周期进行判断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长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长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76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活塞用冷却组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协议的IP电梯对讲接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