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双工位旋转末端夹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77502.4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2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晨;赵建鑫;曹余祥;王兰婧;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哈工华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昊 |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双工 旋转 末端 夹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双工位旋转末端夹持装置,包括法兰端面、摆动气缸、夹具框架、真空分路器、真空吸盘接头,所述法兰端面一侧连接机器人,另一侧连接摆动气缸,摆动气缸与夹具框架连接,夹具框架上安装有真空分路器,所述真空分路器和真空吸盘接头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真空吸盘接头的端部连接有真空吸盘。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配合机器人进行下料、搬运、码垛、装配等工序,可实现自动化;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运转速度快,提高了生产节拍,节省人力,实现高效的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夹持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工位吸盘式的末端夹持。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自动化成为目前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工业生产中有很多产品需要进行上下料、搬运、码垛、装配等工序,配合工业机器人需要非标制造末端夹持装置。此专利为机器人双工位旋转末端夹持装置,通过吸盘来实现抓取,通过旋转实现双工位的抓取,并且能兼容多种规格产品。通过机器人与这种末端夹持装置的结合,替代人工操作,实现提高产能、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伞齿轮自动上下料机器人夹具,替代原有的人工操作,节省人力,提高生产节拍,运行稳定可靠,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器人双工位旋转末端夹持装置,包括法兰端面、摆动气缸、夹具框架、真空分路器、真空吸盘接头,所述法兰端面一侧连接机器人,另一侧连接摆动气缸,摆动气缸与夹具框架连接,夹具框架上安装有真空分路器,所述真空分路器和真空吸盘接头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真空吸盘接头的端部连接有真空吸盘。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具框架上还设置有气缸和导轨,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真空吸盘接头限位,所述真空吸盘接头限位的两端设置有导轨滑块,所述导轨滑块可沿导轨上下运动,所述真空吸盘接头限位上设置有限位槽孔,所述真空吸盘接头的运动由真空吸盘接头限位上的限位槽孔限制,所述气缸用于驱动真空吸盘接头限位上下运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孔包括若干个腰型孔,所述真空吸盘接头的数量与腰型孔的数量相同,每个真空吸盘接头上均设置有凸轴,每个真空吸盘接头的凸轴均深入至对应的腰型孔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腰型孔包括中间竖直孔、左倾斜孔和右倾斜孔,所述左倾斜孔和右倾斜孔由上至下呈向中间竖直孔倾斜的方向设置,且腰型孔上端的间距大于腰型孔下端的间距。
更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气缸可带动夹具框架摆动,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1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配合机器人进行下料、搬运、码垛、装配等工序,可实现自动化;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运转速度快,提高了生产节拍,节省人力,实现高效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机器人双工位旋转末端夹持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器人双工位旋转末端夹持装置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真空吸盘接头运动至下端的状态图;
图4是真空吸盘接头运动至上端的状态图。
图中:1.法兰端面、2.摆动气缸、3.夹具框架、4.真空分路器、5.气缸、6.真空吸盘接头限位、7.导轨滑块、8.真空吸盘接头、9.真空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哈工华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哈工华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7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焚烧炉污油箱改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蛋糕式充气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