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体的施工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7023.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6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啸;罗魏凌;杨镇州;韦富成;王嘉仑;申昊;董仁杰;曹迪;周剑鹏;谢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4 | 分类号: | E04G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体 施工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柱体的施工平台,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施工平台包括底板和栏杆,所述底板环绕所述柱体围成一用于行走的通道,所述柱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或形成一预设角度;所述栏杆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栏杆用于围护所述通道的外周;在预设区间内,所述底板和所述栏杆能够向预设方向伸缩或折叠以使所述通道形成一缺口;所述施工平台通过所述缺口安装在所述柱体上或从所述柱体上拆下。由于一个施工平台可以被重复利用于多个施工位置,不在需要搭设脚手架,所以提高了施工工效和经济效益,并且施工平台设置有栏杆,整体结构安全牢固,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体的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柱体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大截面的钢柱,需要在大截面的钢柱上进行焊接和检测等施工。在施工时,需要在柱体周边搭设施工平台。
传统的施工平台多采用脚手架或定型化平台形式,但这些施工平台存在施工工效差、经济效益低、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柱体的施工平台,以解决现有的施工平台存在施工工效差、经济效益低、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柱体的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包括底板和栏杆,所述底板环绕所述柱体围成一用于行走的通道,所述柱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或形成一预设角度;
所述栏杆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栏杆用于围护所述通道的外周;
在预设区间内,所述底板和所述栏杆能够向预设方向伸缩或折叠以使所述通道形成一缺口;
所述施工平台通过所述缺口安装在所述柱体上或从所述柱体上拆下。
可选的,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沿重力方向,所述第一底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板的下方;
所述第二底板沿水平方向相对所述第一底板的位置可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均设置有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所述第一腰形孔和预设的螺栓固定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预设区间内,所述底板还包括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所述第三底板设置有铰链,所述第三底板通过所述铰链固定在与所述第三底板相邻的所述第二底板上;
沿重力方向,所述第三底板安装在所述第四底板的下方;
所述第四底板沿水平方向相对所述第三底板的位置可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四底板均设置有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四底板通过所述第二腰形孔和预设的螺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栏杆包括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所述第一栏杆与所述底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栏杆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一侧边远离所述柱体;所述第二栏杆与所述第一栏杆垂直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预设区间内,所述第二栏杆与所述第一栏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栏杆相对所述第一栏杆可旋转,以实现所述第二栏杆相对所述第一栏杆向预设方向折叠。
可选的,所述柱体的形状为长方体或圆柱体,所述底板围成的形状与所述柱体的第一横截面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横截面与所述柱体的延伸方向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7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轴端密封的复合滚柱活齿减速器
- 下一篇:一种钢绞线用半成品收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