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高效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76905.7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5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莹;顾万建;蒋超;吴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丽 |
| 地址: | 2142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高效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泥上浮问题,保证出水水质达标;其包括沉淀池,其还包括布置于所述沉淀池内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底部连接有集泥罩,所述集泥罩下方设有污泥斗,所述污泥斗底部连接有储泥管,所述储泥管底部延伸至所述沉淀池底部,所述布水管与进水管呈垂直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高效污水处理装置是利用物化的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等污染物,使出水达到污水排放标准的一种集成化小型化的污水处理装置,适合密闭空间间歇式运行情况下使用,即开即用,便于安装调试。但目前的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局限性在于其物化处理方法,虽然即开即用,但不可避免会引起污泥上浮,前端处理环节中如采用臭氧预氧化除臭处理,沉淀池沉淀的污泥会夹气上浮,前端处理环节中如不采用臭氧处理,其间歇式运行的模式,污泥长时间储放后厌氧菌进行厌氧反应,生成甲醛,污泥仍会夹气上浮,而污泥上浮后则会流入后端处理环节,最终出水悬浮物超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泥上浮问题,保证出水水质达标。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布置于所述沉淀池内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底部连接有集泥罩,所述集泥罩下方设有污泥斗,所述污泥斗底部连接有储泥管,所述储泥管底部延伸至所述沉淀池底部,所述布水管与进水管呈垂直连接。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布水管内壁呈螺纹状,所述集泥罩为漏斗形,所述集泥罩的口径小于所述污泥斗的口径,所述污泥斗大口径的端部抵接于所述沉淀池内壁;
所述集泥罩的内壁呈波浪形,所述布水管的内径小于所述储泥管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通过与布水管相垂直的进水管进水,较大的进水流速可使污水中悬浮物撞击后迅速凝结变大,污泥经集泥罩后沉降于污泥斗中,随后滑落至底部储泥管中,即使有污泥上浮,经过进水的冲击后,上浮污泥会二次沉淀于储泥管中,从而可实现有效排泥,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沉淀池1及布置于沉淀池1内的布水管2,布水管2底部连接有集泥罩3,集泥罩3下方设有污泥斗4,污泥斗4底部连接有储泥管5,储泥管5底部延伸至沉淀池1底部,布水管2与进水管6呈垂直连接,其中,储泥管5的容积可根据情况设置,以满足装置连续运行8h的储泥量,使污泥充分压缩沉降,便与后续污泥脱水处理。
布水管2内壁呈螺纹状(图中未示出),可延长污水冲击时间;集泥罩3为漏斗形,集泥罩3的口径小于污泥斗4的口径,污泥斗4大口径的端部抵接于沉淀池1内壁;布水管2的内径小于储泥管5的内径,集泥罩3的内壁呈波浪形(图中未示出),从而污水中悬浮物可经过多次撞击,进一步使污泥充分压缩沉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6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美术升降桌
- 下一篇:用于锁支撑的焊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