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改变槽宽的卧式变压器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6669.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5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曾源;黄思凯;冯其;黄伟芃;李中远;简宽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恒泰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戴剑波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变 卧式 变压器 骨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改变槽宽的卧式变压器骨架,包括主骨架和一活动骨架,主骨架包括第一绕线筒柱,第一绕线筒柱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一骨架挡块,第一骨架挡块上设有第一接脚部,活动骨架包括第二绕线筒柱,第二绕线筒柱一端可活动地套入第一绕线筒柱的另一端内,第二绕线筒柱另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二骨架挡块,第二骨架挡块上设有第二接脚部。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求,通过活动骨架在主骨架内滑动伸缩,从而来调整槽宽,分配绕线圈数,进而实现控制漏感量,解决现有变压器骨架槽宽不可调整、漏感难以控制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可改变槽宽的卧式变压器骨架。
背景技术
在LLC电源的应用中,经常会将变压器和谐振电感集成在一起以降低成本及体积,谐振电感由初级、次级绕组间的漏感来充当。此时,变压器一般都采用带槽的骨架进行分槽绕制,在骨架上设置一个骨架隔板,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各占一个绕组槽,通过改变骨架隔板的位置可以改变初级、次级绕组槽的槽宽,进而改变绕组排布方式,实现预定的漏感量。但是,对于已开模完成的分槽式骨架而言,中间隔板位置固定,各段槽宽无法再调整,导致绕线方式调整困难,漏感难以控制,在设计开发阶段或少量多规格生产中及其不便。为此,本申请人致力研究一种可改变槽宽的变压器骨架。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改变槽宽的卧式变压器骨架,以解决现有变压器骨架槽宽固定,无法调整,绕组漏感不易控制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改变槽宽的卧式变压器骨架,包括主骨架和一活动骨架,所述主骨架包括第一绕线筒柱,所述第一绕线筒柱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一骨架挡块,所述第一骨架挡块上设有第一接脚部,所述活动骨架包括第二绕线筒柱,所述第二绕线筒柱一端可活动地套入第一绕线筒柱的另一端内,第二绕线筒柱另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二骨架挡块,所述第二骨架挡块上设有第二接脚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绕线筒柱内侧壁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绕线筒柱外侧壁设有与所述滑动槽相配合的滑动凸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绕线筒柱内侧壁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绕线筒柱外侧壁设有与所述滑动槽相配合的滑动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绕线筒柱另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一骨架隔板,所述第一骨架挡块和第一骨架隔板之间形成第一绕组槽,所述第一骨架隔板和第二骨架挡块之间形成第二绕组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绕组槽用于缠绕线圈形成初级绕组,所述第二绕组槽用于缠绕线圈形成次级绕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绕线筒柱上设有第二骨架隔板,所述第二骨架隔板和第一骨架隔板之间形成第三绕组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绕组槽用于缠绕线圈形成辅助绕组。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求,通过活动骨架在主骨架内滑动伸缩,从而来调整槽宽,分配绕线圈数,进而实现控制漏感量,解决现有变压器骨架槽宽不可调整、漏感难以控制等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主骨架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活动骨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恒泰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恒泰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66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头模组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踏板角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