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印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5535.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1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学;贝赠标;黄友生;林春勉;谢佐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威塑胶制品(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B41F3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印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印花装置,包括底座、油盅和固定座,底座上设置有钢板,钢板上设置有内陷花纹纹路,油盅包括上部设置有进油口、下部设有敞开口的油腔,油腔内向下延伸有定位柱,定位柱上设置有磁铁,磁铁使定位柱与所述钢板吸接,油腔的周壁的还设置有刮刀环,刮刀环用于对喷涂在钢板上的内陷花纹纹路外的油墨的刮除,油腔还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固定座连接有驱动其固定座在钢板上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的油墨油槽分立印刷的形式改为油盅印刷的方式,不仅防止了油墨的挥发,还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产能的同时减少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印花装置。
背景技术
丝印等油墨印刷过程中,印刷钢板上设置有油槽,印刷过程中,将油墨倒入油槽,再通过刮刀来回刮动钢板,去掉钢板上除油槽外的油墨,现有技术中,人们往往在印刷钢板的一端放置油墨容器,另一端设置油槽,油墨容器和油槽是两个分立且没有接触的个体,需要使用油墨时,通过吸墨装置在油墨容器中吸取油墨,再将油墨放入油槽内,然后再通过另外的刀片来刮墨,整个过程中,油墨容器都是敞开的,这样容易挥发,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另外,油墨容易干燥、粘稠,导致飞油、漏底等不良现象,影响丝印品质和效果,不良率也高,另外,通过不同的装置设备来吸油、刮油,操作繁琐、人工成本高、问题较多,直接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印花装置,放置油墨挥发的同时,提高油墨印刷的效率和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自动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油盅和固定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上设置有内陷花纹纹路,所述油盅包括上部设置有进油口、下部设有敞开口的油腔,油腔内向下延伸有定位柱,定位柱上设置有磁铁,磁铁使定位柱与所述钢板吸接,油腔的周壁的还设置有刮刀环,所述刮刀环用于对喷涂在钢板上的内陷花纹纹路外的油墨的刮除,所述油腔还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连接有驱动其固定座在钢板上移动的驱动机构。
还包括吸墨胶头,所述吸墨胶头用于钢板上内陷花纹纹路上的油墨进行吸取,将花纹转移到产品上面,完成移印。
进一步地,所述油盅上的进油口设置在油盅上部的一侧,进油口内壁设置有螺纹,用于连接螺纹件来密封进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或螺母与所述油盅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油盅为圆形的油盅,所述刮刀环为圆环形的刮刀环。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为长方体的钢板,所述底座包括一面板,面板的前侧置有竖板,竖板上设置有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孔位,所述面板的左侧和后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板,通过面板的左侧和后侧的挡板及面板前侧的竖板将钢板定位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原来的油墨油槽分立印刷的形式改为油盅印刷的方式,不仅防止了油墨的挥发,还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产能的同时减少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油盅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威塑胶制品(珠海)有限公司,未经三威塑胶制品(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5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机械用减震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小区车库智能通行道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