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轴承式PCB钻孔高速电主轴的断针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3528.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2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生;唐缤纷;曾雁翔;张孝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显隆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09 | 分类号: | B23Q17/09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莫杰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轴承 pcb 钻孔 高速 主轴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轴承式PCB钻孔高速电主轴的断针检测装置,包括导电弹簧,该导电弹簧作为导电连接介质装配在前轴承外套上并与前轴承内胆构成导电接触,前轴承内胆套设在转子组件上并彼此构成导电接触,转子组件装配有钻针并彼此构成导电接触;外部控制系统,与装配有前轴承套的主体组件连接,与PCB板的导体连接;钻孔时,钻针与导体接触构成回路。本实用新型以柔性弹簧作为导电连接介质,可用于调节主轴旋转时产生的动态偏摆,提高PCB板的加工精度,确保检测信号的稳定;同时检测迅速,不受加工环境中外部因素的影响。再者输出信号无需采取滤波措施,提高了信号精度及检测效率,能及时、准确的检测到断针现象,提高PCB板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轴承式PCB钻孔高速电主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感应复合轴承式PCB钻孔高速电主轴在PCB板钻孔加工时出现断针现象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微型化和功能复杂化,PCB电路板的要求也正向高集成、高密度、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由于在单位面积内的微细孔数量越来越多,孔径趋向微小化,而超微细钻头刚性较差,因此断针现象便经常发生。如果不能准确、及时的检测到断针现象的发生,那就必须要对漏钻的孔进行补钻,有时甚至导致整块PCB板的报废,这将直接影响到加工效率及生产成本。所以对PCB钻孔的断针现象准确与及时性的检测,对于提高钻孔效率,保证钻孔质量,节约生产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对于传统的一体式轴承电主轴,其检测辅助装置一般包括外部控制系统、主轴外壳、气隙电容、主轴转子、钻针以及被加工PCB板上的导体构成外围信号传输回路。外围信号传输回路上连接有高频变压器,与外部控制系统互联组成检测断针回路。随着加工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逐渐出现了分体式的复合轴承设计,相比传统的一体式轴承,其结构优点主要包括:①、通过培林内胆与外套之间的合理缓冲间隙,结合气膜均化效应,实现对转子调心导正作用,减少避免转子与轴承摩擦出现卡死的几率;②、隔离主轴外部机床运行产生的机械振动,使其与主轴内部转子钻削时产生的机械振动之间互不产生振动干扰,以提升主轴工作时的动态精度。这种新型的轴承结构虽然具有相对多的性能优点,但也有微弱的不足。这是因为复合轴承式电主轴其轴承分为轴承外套和内胆,且外套与内胆间有多个绝缘性的密封圈支撑隔离,造成其间存在间隙,形成信号传输断路,导致断针检测信号的失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轴承式PCB钻孔高速电主轴的断针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轴承式PCB钻孔高速电主轴的断针检测装置,包括导电弹簧,该导电弹簧装配在前轴承外套上并与前轴承内胆构成导电接触,前轴承内胆套设在转子组件上并彼此构成导电接触,转子组件装配有钻针并彼此构成导电接触;外部控制系统,与装配有前轴承套的主体组件连接,与PCB板的导体连接;钻孔时,钻针与导体接触构成回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轴承内胆与导电弹簧接触的外周表面设置有容置导电弹簧接触部分的凹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轴承外套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导电弹簧穿插在安装孔中,一端被固定在安装孔内,另一端直接与前轴承内胆弹性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弹簧的一端套在机米螺丝上,机米螺丝锁固在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复合式前轴承的外套与内胆间增加一个柔性弹簧作为导电连接介质,柔性弹簧弹力及张力较小,可用于调节主轴旋转时产生的动态偏摆,提高PCB板的加工精度,此外其接触电阻低,电流输出灵敏度高,在钻孔加工的动态过程中,能始终确保检测信号的稳定;同时检测迅速,不受加工环境中粉尘、光线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再者输出信号无需采取滤波措施,可有效避免无法预估的延时和误报,提高了信号精度及检测效率,能及时、准确的检测到断针现象,提高PCB板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显隆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显隆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3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的侧围与顶盖连接结构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羽毛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