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货架自复位拉压型隔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2681.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5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徐赵东;梁淑一;尹凌锋;董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F5/00 | 分类号: | A47F5/00;A47B91/04;A47B9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10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货架 复位 拉压型隔 减震 装置 | ||
一种大型货架自复位拉压型隔减震装置,该装置包括大型货架,大型货架通过支柱安装于楼板上,大型货架与楼板之间设有若干隔减震单元;隔减震单元包括连接钢板以及若干关于连接钢板对称设置的楼板预埋钢板,还包括自复位拉压型阻尼器,设置于连接钢板和楼板预埋钢板之间并通过楼板预埋钢板给予预紧力固定,用于限制和吸收大型货架的侧移与震动。本实用新型能为大型货架提供较好的隔减震性能,保证大型货架在水平地震或震动作用下不受破坏。同时,自复位拉压型阻尼器中的粘弹性材料体和预紧的可以使其在遭受水平地震作用或振动之后恢复到初始状态,保证大型货架和本装置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货架自复位拉压型隔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中的仓储形式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和自动化,大型仓储货架作为物流环节中最基本的仓储设备之一,在制造业、物流中心、医药、商业等众多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货架领域的抗震和减震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目前的各类大型货架,通常在立柱下方直接焊接端板,而后通过锚栓、化学锚栓或膨胀螺栓将端板与基础固定,对货架进行限位,属于硬性连接支座。当地震发生时,地震作用产生的水平力和竖向力均直接由底部立柱传给支座,极易造成支座损伤甚至破坏,从而造成货架的移动和破坏,使货架上货物掉落,造成安全事故。而当使用叉车、堆垛机或其他储运机械存储货物时,地震或振动作用下会对结构造成冲击,使结构产生振动,造成货架构件或支座的损伤甚至破坏。同时当地震或振动结束后,储运机械设备等所在位置随机发生变化,需要人为搬运才能将货架恢复地震前的状态,极大的增加了工作负担,同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
传统的货架隔减震装置过于冗杂,不仅对货架的隔减震效果有限,同时对货架构件和支座处的损伤甚至破坏仍不能避免。采取合理的措施减轻地震作用或振动对货架的影响,防止货物掉落,避免结构倒塌,保证人员、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货架自复位拉压型隔减震装置。通过将自复位拉压型阻尼器设置在大型货架的底梁上的连接钢板和楼板上的楼板预埋钢板之间,能为大型货架提供较好的隔减震性能,保证大型货架在水平地震或震动作用下不受破坏。同时,自复位拉压型阻尼器中的粘弹性材料体和预紧弹簧可以使其在遭受水平地震作用或振动之后恢复到初始状态,保证大型货架和本装置的稳定性和功能性。此外,该装置还具有安装便捷的特点,易于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及地震过后进行维修和更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大型货架自复位拉压型隔减震装置,包括:大型货架,所述大型货架通过支柱和滚轮安装于楼板上,所述大型货架与楼板之间设有若干隔减震单元;所述隔减震单元包括连接钢板以及若干自复位拉压型阻尼器和楼板预埋钢板,所述连接钢板与大型货架的底梁固定连接,并与楼板之间有一定空隙,所述自复位拉压型阻尼器设置于楼板上且与大型货架的底梁有一定空隙,所述楼板预埋钢板与楼板固定连接并与楼板互相垂直,与大型货架底梁保持一定的距离;
所述自复位拉压型阻尼器,设置于连接钢板和楼板预埋钢板之间并通过楼板预埋钢板上预紧螺栓的拧紧力给予其预紧力,用于限制大型货架的侧移,包括第一限位筒、第二限位筒、预紧弹簧、粘弹性材料体以及传力钢板;其中,所述粘弹性材料体设置在第一限位筒与第二限位筒之间并套设有预紧弹簧,所述第一限位筒设置于连接钢板一侧,并与设置在传力钢板一侧的第二限位筒平行;
所述楼板预埋钢板上设有若干预紧螺栓,所述预紧螺栓与传力钢板的另一侧紧密接触,给予传力钢板预紧力使粘弹性材料体夹紧于第一限位筒、第二限位筒之间;所述楼板预埋钢板上还设有若干供传力钢板另一侧连杆插入的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与连杆配合防止传力钢板滑脱;
所述隔减震单元,关于连接钢板对称设置若干,以限制多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或振动。
为本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限位筒与第二限位筒均为薄壁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2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