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补水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1446.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7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军;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康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郭娜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控制 装置 | ||
一种循环补水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器、循环控制电路及补水控制电路;PLC控制器与循环控制电路及补水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控制循环泵组及补水泵组运行状态;循环控制电路包括循环泵频率控制支路,循环泵频率控制支路包括开关SA13控制的循环工频支路及循环变频支路;循环工频支路与第一循环工频支路及第二循环工频支路并联;循环变频支路与第一循环变频支路及第二循环变频支路并联。本实用新型中循环控制电路可根据需要快速控制循环泵组的开启及工频变频;补水控制电路可根据需要快速控制补水泵组的开启及工频变频,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循环补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需要使用循环补水装置的场合;由于水在生产、净化、冷却及输送过程中都会产生水量损失,因而需要从装置外引入新鲜清洁水来补偿损失的水量,这部分补水即为循环装置补充水;循环水泵,为水循环提供动力;现有的循环补水装置不能快速调整补水泵及循环泵的开启及工频变频,导致效率低,且开启多个泵以固定频率工作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成本,至今没有一款装置能很好的同时解决上述问题,现需要实用新型一种达到此目的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循环补水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循环补水控制装置,包括循环控制电路;所述循环控制电路包括循环泵频率控制支路,用于控制循环泵的工频变频切换;所述循环泵频率控制支路包括开关SA13控制的循环工频支路及循环变频支路;所述循环工频支路与第一循环工频支路及第二循环工频支路并联;所述循环变频支路与第一循环变频支路及第二循环变频支路并联。
优选的,所述循环工频支路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按钮SB13、按钮SB14、热继电器KH11和中间继电器KA13;所述第一循环工频支路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中间继电器KA16的常开触点、中间继电器KA13的常开触点、中间继电器KA10的常闭触点、继电器KM11的常闭触点和接触器KM11.1;所述第二循环工频支路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中间继电器KA17的常开触点、中间继电器KA13的常开触点、中间继电器KA10的常闭触点、继电器KM12的常闭触点和接触器KM12.1。
优选的,所述循环控制电路还包括循环泵工作控制支路;所述循环泵工作控制电路包括由开关SA12控制的中间继电器KA16及中间继电器KA17,分别用于第一循环泵及第二循环泵的开启。
优选的,所述循环控制电路还包括远程通讯电路,开关SA11与中间继电器KA11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KA11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远程通讯电路,所述远程通讯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变频支路、所述第一循环工频支路、所述第二循环工频支路、所述第二循环变频支路依次连接,当所述开关SA11闭合控制所述中间继电器KA11得电,所述中间继电器KA11的常开触点闭合,可通过远程通讯电路控制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的运行。
优选的,还包括PLC控制器、循环管及与所述循环管连通的补水管;所述补水管连接一补水箱;所述循环管设置由所述循环控制电路控制的循环泵组;所述补水管设置由补水控制电路控制的补水泵组;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循环控制电路及所述补水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控制所述循环泵组及所述补水泵组运行状态。
优选的,所述循环泵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循环管的进水口及出水口的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所述补水泵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补水管的第一补水泵、第二补水泵;且所述第一补水泵及所述第二补水泵并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补水控制电路包括补水泵工作控制支路及补水泵频率控制支路,分别用于控制所述补水泵组的开启及工频变频;所述补水泵工作控制电路包括由开关SA22控制的中间继电器KA26及中间继电器KA27,分别用于所述第一补水泵及所述第二补水泵的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康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康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1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绿化景观设计装置
- 下一篇:晶圆级SIP模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