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刺激拍防撞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8953.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9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施羽;郑立君;孙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资联虹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2/02 | 分类号: | A61N2/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激 拍防撞 气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刺激拍防撞气囊,包括套设在磁刺激拍外的气囊,所述磁刺激拍包括线圈外壳和连接部,所述线圈外壳与连接部连接;所述气囊套设在线圈外壳外,所述气囊设有充气接口,所述充气接口与充气机连接;所述气囊内设有气压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连接部与机械手连接;所述充气机、气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机械手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线圈外壳内部的TMS线圈与磁刺激仪主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通过在磁刺激拍外设置气囊达到防碰撞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磁刺激拍防碰撞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磁刺激拍防撞气囊。
背景技术
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基于大脑中电场的电磁感应原理的神经刺激和神经调节技术。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磁刺激治疗时,需要将手柄是要从手柄挂架上拿下来,并按下手柄上的启动按钮,手柄中的线圈开始通电并产生磁场。但是手柄上的启动按钮暴露在外,容易被无意的碰撞从而引发误触发,另外,医护人员在主机上的操作错误也可以造成手柄线圈的通电并产生磁场。当手柄上的线圈产生磁场时,手柄会急速被主机的铁质外壳所吸引而造成强烈的撞击,从而对主机和手柄的部件造成损坏。另外,手柄误触发后,手柄的磁场区域如果与人体直接接触,磁场会对人体的神经产生刺激,人体肌肉受到刺激后会不由自主的收缩,如果这时候被刺激的人员正好拿着尖锐物品(例如针头或医用刀剪)、易碎物、有毒药物,或医生在正在进行其它治疗操作,这样的手柄误触发会造成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中国专利2016109451763公开了一种磁刺激仪的手柄防触发装置,所述磁刺激仪具有主机和手柄,所述主机上具有用于放置所述手柄的放置机构。所述手柄防触发装置包括手柄检测单元和保护单元,所述手柄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手柄是否放置在所述放置机构上,所述保护单元可以控制手柄的供电。所述检测单元将手柄是否在所述放置机构上的检测信号发送给保护单元,当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手柄放置在所述放置机构上时,所述保护单元切断所述手柄的供电。该专利是通过手柄防触发装置可以保证在手柄置于主机上的手柄放置机构上时切断对手柄的供电,使得手柄在不使用的时候不会因为误操作或意外触碰而触发磁场,避免了磁刺激仪可能的损坏和潜在的事故隐患,但是专利并没有对手柄周围进行防护,且在发生碰撞时,并不能做出及时决策。
随着自动化不断发展,原手动磁刺激拍逐步被机器人(机械手)替代,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由于加工精度装配精度的缺陷,急需处理预防机械手误操作等问题,在机械手各级添加传感器代价大,机械结构类防撞易磨损。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磁刺激拍已经与机械手结合在一起,通过精准的操控机器手将磁刺激拍送达病患位置,但是在操作时,如果机器手指令出现错误,或者有障碍物阻挡时,磁刺激拍很容易受到碰撞而损坏,引起很大的资源浪费,现有技术中为防止机器手控制磁刺激拍被碰撞的研究较少,对相应的风险并没有做出很好的防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通过控制机械手避免磁刺激拍被碰撞损坏的磁刺激拍防撞气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刺激拍防撞气囊,包括套设在磁刺激拍外的气囊,所述磁刺激拍包括线圈外壳和连接部,所述线圈外壳与连接部连接;所述气囊套设在线圈外壳外,所述气囊设有充气接口,所述充气接口与充气机连接;所述气囊内设有气压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连接部与机械手连接;所述充气机、气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机械手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线圈外壳内部的TMS线圈与磁刺激仪主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磁刺激拍防撞气囊,在发生碰撞时,设置在线圈部外壳外的气囊内的压力传感器就会感知到碰撞,压力传感器将碰撞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回缩命令,使机械手回缩,达到防碰撞的目的;使用前,先将气囊套设在线圈外壳上,然后充气机通过充气接口向气囊内注满气体;充气时,气压传感器可防止注入气体过多而造成气囊爆破;使用时,控制器控制机械手将磁刺激拍的线圈外壳贴近患者头部,然后控制器向磁刺激仪发出开始运行的信号,TMS线圈开始工作,进行磁刺激治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线圈外壳是类似轮毂的结构,所述气囊充气后即可安装在线圈外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资联虹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资联虹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8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火材料加工用炮泥碾泥机
- 下一篇:一种预防水土流失的锁土仿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