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式采血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68032.5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3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61L31/06;A61L31/04;A61L31/16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董婕 |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采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伸缩式采血针,包括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的左侧连通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左侧连通有第一针头,所述伸缩软管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右侧连通有第二针头,所述伸缩软管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表面套设有缓冲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软管、基层、缓冲层、韧性层、杀菌层、第一连接头、第一针头、第二连接头、第二针头、限位块、第一加强块、第一管盖、第二加强块和第二管盖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采血针长度过短,采血过程中不便于观察采血量的问题,具备可根据需要随意变换长短,不容易缠绕,可避免造成血液污染,采血过程中方便观察采血量,方便使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血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伸缩式采血针。
背景技术
在以往临床静脉采血过程中常采用的采血针有两种,一种是直式无连接管型,在采血过程因不利于准确观察采血量等因素现已不常使用;临床采用的采血针是其顶端的采血针用于穿刺血管,尾端有约17cm的透明软管与尾针相连,尾针外由橡胶软管包裹,外套针帽,用于刺入真空采血试管,利用试管内的负压将血液吸入管内,因软管总长度约17.5cm,故其盘形包装在包装袋中,因透明软管较软,取出时仍然是盘形,尾针易触碰到手臂造成污染,抽完血后从试管中拔出针头时针头易回弹,容易造成血液污染,当患者肥胖、特殊体位时,采血针长度过短,采血过程中不便于观察采血量,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一种伸缩式采血针,可根据需要随意变换长短,不容易缠绕,可避免造成血液污染,采血过程中方便观察采血量,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伸缩式采血针,具备可根据需要随意变换长短,不容易缠绕,可避免造成血液污染,采血过程中方便观察采血量,方便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采血针长度过短,采血过程中不便于观察采血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伸缩式采血针,包括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的左侧连通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左侧连通有第一针头,所述伸缩软管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右侧连通有第二针头。
优选的,所述伸缩软管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表面套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表面套设有韧性层,所述韧性层的表面喷涂有杀菌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材料为聚乙烯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加强块,所述第一加强块的一侧与第一针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针头的表面套设有第一管盖,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左侧延伸至第一管盖的内腔,所述第一连接头靠近第一管盖内壁的一侧与第一管盖的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加强块,所述第二加强块的一侧与第二针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针头的表面套设有第二管盖,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右侧延伸至第二管盖的内腔,所述第二连接头靠近第二管盖内壁的一侧与第二管盖的内壁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软管、基层、缓冲层、韧性层、杀菌层、第一连接头、第一针头、第二连接头、第二针头、限位块、第一加强块、第一管盖、第二加强块和第二管盖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采血针长度过短,采血过程中不便于观察采血量的问题,具备可根据需要随意变换长短,不容易缠绕,可避免造成血液污染,采血过程中方便观察采血量,方便使用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8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