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竿标记划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6972.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0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邓向阳;苏屹;迟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22 | 分类号: | B26D1/22;B26D7/02;B26D7/06;B26D3/06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吕志彬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火***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竿 标记 划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竿标记划线装置,包括机座以及机座两侧开设的平移转辊机构,所述机座两侧开设有转套,且转套底端开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底端开设有滑块,所述机座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托板,且托板底端开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滑块互相贴合,所述转套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轴处固定连接有压辊以及切刀。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共辊切刀结构,实现了切刀切除的压槽深度保持相同,避免待加工鱼竿外侧出现不同深度的压槽的缺陷,采用弹性拉紧切刀结构,实现了各种类鱼竿均可切出同样深度的槽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竿标记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鱼竿是一种捕鱼工具,外形为细长多节竿状物,通常有一个把手,由把手到后端逐渐变细变尖,要用一根钓线连接带有饵料的鱼钩来使用,鱼竿最初是人类用于捕鱼维生的工具,现通常用于户外运动中的钓鱼休闲,同时也会用于一些钓鱼竞技类型的体育或户外比赛。
现有的鱼竿在钓鱼活动的发展下受到广泛的生产与使用,然而现有的鱼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现有的鱼竿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划线标记位置,然而在实际划线过程中容易出现线深与鱼竿种类不一致的缺陷;其次,鱼竿划线切割过程中往往难以控制切割深度,使得切出的槽在鱼竿外壁上产生不同的槽深,影响下一步的加工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鱼竿生产过程中控制标记划线深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鱼竿标记划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竿标记划线装置,包括机座以及机座两侧开设的平移转辊机构,所述机座两侧开设有转套,且转套底端开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底端开设有滑块,所述机座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托板,且托板底端开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滑块互相贴合,所述转套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轴处固定连接有压辊以及切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挡块与机座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托板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与机座底部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共设有四个,其中四个转套呈矩形的四个顶点位置分布,四个所述转套中前后方向上的两个转套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杆外侧套设有拉伸弹簧,两个所述转套之间通过拉伸弹簧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托板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卡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共辊切刀结构,由于采用了托板顶部开设的卡槽,实现了将待加工的鱼竿进行支撑,又由于采用了机座两侧开设的平移转辊机构,实现了两个平移转辊机构带动鱼竿夹紧后转动,同时由于采用了压辊与切刀的同轴转动,实现了压辊顶住待加工鱼竿后切刀外侧与压辊外侧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从而实现了切刀切除的压槽深度保持相同,避免待加工鱼竿外侧出现不同深度的压槽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弹性拉紧切刀结构,由于采用了压缩弹簧对于托板与机座之间的弹性连接,实现了待加工鱼竿落到卡槽时带动托板下滑,从而实现了卡块与滑块之间的贴合限位解除,又由于采用了拉伸弹簧对于两侧转套之间的弹性连接,实现了两个转套互相靠近,从而实现了两个转套带动压辊顶住待加工鱼竿,同时切刀对于待加工鱼竿进行切割,实现了各种类鱼竿均可切出同样深度的槽深,以便于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操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6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地教学用同步电子白板
- 下一篇:一种动植物原料废弃物用残渣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