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豆类磨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6198.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6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田仕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7/08 | 分类号: | B02C7/08;B02C7/12;B02C7/14;B02C7/16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朱浩 |
地址: | 4054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类 磨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豆类磨削装置,包括机架、磨盘、第一驱动件、升降机构、磨座及收集槽,机架设于地面上;磨盘可升降地设于机架上,磨盘包括磨削体和传动齿,磨削体的底面设有第一磨齿,磨削体轴心处设有通孔,传动齿设于磨削体的圆周表面上;第一驱动件固设于机架上,且与传动齿连接;升降机构固设于机架上且与磨盘连接,驱动磨盘升降;磨座设于机架上且其上表面设有第二磨齿,第二磨齿与第一磨齿相对;收集槽设于第二磨齿与第一磨齿的磨削面的圆周处。豆料从磨盘的通孔进入磨盘的第一磨齿与磨座的第二磨齿之间,通过升降机构对磨盘的升降进行控制,通过升降机构使得磨盘向磨座施加压力,可提高对豆料的破碎磨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豆制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类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青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将大豆用水泡涨后磨碎、过滤、煮沸而成。豆浆营养非常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与西方的牛奶不同,豆浆是非常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食品,广泛流行于华人地区。大多数豆制品是大豆的豆浆凝固而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
现有的工厂用的大规模磨削豆类的磨削装置一般都采用支撑于磨座上的磨盘转动且靠自身重力对磨盘上的豆料进行碾压磨削,或者采用多个磨辊依靠其重力对磨盘上的均匀分散、铺平的豆料进行滚动碾压,这些装置仅靠磨盘或磨辊的重力对豆类进行磨削,对豆料的磨削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豆类磨削装置仅靠磨盘或磨辊的重力对豆类进行磨削,对豆料的磨削效率不高。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豆类磨削装置,包括:
机架,设于地面上;
磨盘,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磨盘包括磨削体和传动齿,所述磨削体的底面设有沿所述磨削体的径向延伸的第一磨齿,所述磨削体轴心处设有通孔,所述传动齿设于所述磨削体的圆周表面上;
第一驱动件,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齿连接,驱动所述磨盘转动;
升降机构,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磨盘连接,驱动所述磨盘升降;
磨座,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磨座的上表面设有沿所述磨座的径向延伸的第二磨齿,所述第二磨齿与所述第一磨齿相对;及
收集槽,设于所述第二磨齿与所述第一磨齿的磨削面的圆周处。
上述豆类磨削装置,豆料从磨盘的通孔进入磨盘的第一磨齿与磨座的第二磨齿之间,通过升降机构对磨盘的升降进行控制,可改变磨盘的第一磨齿与磨座的第二磨齿之间的距离,在磨削过程中,通过升降机构使得磨盘向磨座施加压力,可提高对豆料的破碎磨削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磨座设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磨座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磨盘的旋转方向相反。驱动磨座放置且与磨盘的旋转方向相反,相当于加快了磨盘与磨座间的相对旋转速度,提升了磨削速度,进一步提高了磨削的效率,且使得豆料在磨座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沿径向向外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磨齿以所述磨盘的中心呈渐开线向外延伸。磨齿呈渐开线便于出料。
进一步地,两所述第一磨齿之间的齿沟深沿所述磨削体的径向向外变浅。由于豆料是从磨盘的轴心进入,齿沟深从轴心向外变浅使得豆料易进入第一磨齿与第二磨齿形成的磨削区域,并在磨盘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将较细的豆料沿径向朝外挤,便于出料。
进一步地,所述豆类磨削装置还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进料斗的出口与所述磨盘的所述通孔对齐。进料斗的设置方便进料并可对豆料短暂的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61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长短纤维混纺布的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干燥反应釜